记作业>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参领

参领

①清朝八旗组织中之中层编制单位。即“甲喇”。②官名。清朝八旗组织中中层编制单位甲喇之长官。满语称甲喇额真、甲喇章京、札兰额真。顺治十七年(1660)定汉名为参领。满洲、蒙古、汉军八旗均置,位在都统、副都统之下,佐领之上。正三品。满洲每旗五人,共四十人; 蒙古每旗二人,共十六人; 汉军每旗五人,共四十人。掌颁都统之政令达于佐领,并审定佐领所办之事。又护军营、前锋营、骁骑营等亦置,详“护军参领”、“前锋参领”。


官名。清朝设此官,满语称甲喇额真或甲喇章京,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和护军营、前锋营等都设参领、副参领(佐领),参领为正三品,副参领(佐领)为正四品。位在旗的长官都统(满语称“固山额真”)和副都统(满语称“梅勒额真”)之下。参看“八旗制度”条、“八旗都统”条和《清朝文献通考·职官·武职》。

猜你喜欢

  • 钧容直

    官署名。北宋太宗淳化三年(992)置,隶教坊,以内侍一或二人监领,下设押班二人,有乐工百余人。掌军乐。后乐工增至二百余人。南宋沿置。

  • 都社正

    南宋忠义巡社职名。高宗建炎元年(1127),立诸路州府忠义巡社之法,令民自相团结。每十人为一甲,设甲长一人; 每五甲为一队,设队长一人; 每四队为一部,设部长一人; 每五部为一社,设社长、副社长各一人

  • 太子备身别将

    参见“太子备身五职”。

  • 前队

    西汉末年王莽置。1、指前队郡或前队郡兵。2、前队大夫的省称。王莽置六队郡:南阳为前队,河内为后队,颍川为左队,弘农为右队,河东为兆队,荥阳为祈队。每队郡置大夫一人,职如郡太守。《后汉书·李王邓来列

  • 十五路

    政区名。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分全国为十五路:(1) 京东路,统府一、州十六,军四、监二,即:开封府,宋、兖、徐、曹、青、郓、密、齐、济、沂、登、莱、淄、濮、单、潍各州,广济、清平、淮阳、宣化各军

  • 修撰官

    官名。唐玄宗开元(713—741)中集贤殿书院置,无常员,以他官兼,天宝(742—756)以后,史馆亦置,掌修史,以登朝官领史职者为之。

  • 温汤丞

    官名。唐朝司农寺温泉汤监次官,置二员,从八品上。北宋初存其名,极少除授。

  • 武骑侍郎

    官名。北魏置。《魏书·于栗石传》:“太和(477—499)中,(于忠)授武骑侍郎,因赐名登。转太子翊军校尉。”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四品上,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未见。北周置为散官,三命。(1)为侍从

  • 某宫宫使

    官名。辽置,见“十二宫宫官”。

  • 中千户所

    官署名。元朝军府,秩正五品,管军五百以上。置达鲁花赤、千户各一员,俱正五品; 副千户一员,从五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