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参领

参领

①清朝八旗组织中之中层编制单位。即“甲喇”。②官名。清朝八旗组织中中层编制单位甲喇之长官。满语称甲喇额真、甲喇章京、札兰额真。顺治十七年(1660)定汉名为参领。满洲、蒙古、汉军八旗均置,位在都统、副都统之下,佐领之上。正三品。满洲每旗五人,共四十人; 蒙古每旗二人,共十六人; 汉军每旗五人,共四十人。掌颁都统之政令达于佐领,并审定佐领所办之事。又护军营、前锋营、骁骑营等亦置,详“护军参领”、“前锋参领”。


官名。清朝设此官,满语称甲喇额真或甲喇章京,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和护军营、前锋营等都设参领、副参领(佐领),参领为正三品,副参领(佐领)为正四品。位在旗的长官都统(满语称“固山额真”)和副都统(满语称“梅勒额真”)之下。参看“八旗制度”条、“八旗都统”条和《清朝文献通考·职官·武职》。

猜你喜欢

  • 部大

    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号。《晋书·石勒载记上》:“时胡部大张㔨督、 冯莫突等拥众数千, 壁于上党。”

  • 冬集

    唐铨选之制,选人最迟得于十月份集中京师,称为冬集,以便在本届铨选期限内参加铨选。

  • 东宫队白从

    官名。南朝宋置,陈超曾任此职,参见《宋书·符瑞志》。

  • 太常寺博士厅

    官署名。清置,属太常寺。置满、汉、汉军博士各一人,掌考查祝文、礼节,规定仪式,并掌题奏及文书往来之事。

  • 御仗幢主

    见“御仗五职”。

  • 三闾

    官名,为三闾大夫的省称。战国时楚国有此官,爱国诗人屈原曾任此职,掌管屈、昭、景三族。后世则专指屈原。《后汉书·孔融传》:“忠非三闾,智非晁错。”

  • 后宫殿中内史

    女官名。南朝宋太宗泰始 (465~471)中置,佐后宫殿中治职管理后宫殿中事务,员一人,六品。

  • 内坊典内

    官名。隋朝始置,从六品,领太子内坊之事。唐因之,员一或二人,从五品下,掌东宫閤门之禁令及宫人粮廪赐与之出入。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改内坊令,为内侍省内坊局长官。宋初仅存空名,未尝除授,神宗元丰

  • 乐道安贫科

    科举制科之一。唐代设置,属不遇类科目。大历二年(公元767年)诏举,杨膺及第。

  • 度支参军

    公府僚属名。西晋末司马睿置于丞相府,掌度支曹。南朝不置。官名。见“公府度支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