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史馆

史馆

官署名。唐太宗贞观三年闰十二月(630)始置于禁中,在门下省北,及大明宫初成,置于门下省南。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移于中书省北。掌修国史,凡天地日月之祥、山川封域之分、昭穆继代之序、礼乐师旅之事、诛赏废兴之政,皆本于起居注、时政记,以为实录,然后立编年之体,既终藏之于府。置监修国史,多以宰相兼领; 修撰,掌修国史,著作郎则罢史职,多以他官兼任; 以官高一人判馆事;直馆,以初入馆者为之; 又有令史、楷书、典书、亭长、掌固、熟纸匠、装潢直等员。宋朝置为三馆之一,以宰相兼领监修国史,以史馆修撰官高者一人判馆事,并有史馆检讨、直史馆等员。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隶秘书省,掌修纂、校勘史籍。明朝凡修史时临时设置,修毕则罢,亦有未修成而罢者。清有国史馆。


北齐始置史馆,设专官修史,为:编写史书的官署,其后历代多沿署。

猜你喜欢

  • 移注

    宋代官员注授差遣的方法之一。在任职官任职期满或够一定期限移授其它差遣,称为移注。

  • 典仗

    官名。隋炀帝始置,为宫廷女官,二十四典之一,属尚服局。员二人。从七品,唐改正七品。为司仗之佐,协掌朝贺,帅女官擎执仪仗之事。宋沿置,属尚书内省,金、明悉如唐制。宫中女官名。见“司仗”。

  • 清漳署令丞

    官名。北齐于光禄寺置清漳署,主官有令及丞,掌供酒之事。至隋改称良酝署,见“良酝署令丞”。

  • 崇仪使

    官名。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改闲厩使置,属西班诸司使。多不领本职,仅为武臣迁转之阶。真宗咸平元年(998)定为同六品,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改正七品。徽宗政和二年(1112)重定

  • 太宰署令

    官名。北齐置,太宰署长官,亦称太宰令。从九品。

  • 太子主书舍人

    东宫属官。北魏初期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 定为七品上。后期未见。

  • 右龙署

    官署名。北齐置,属太仆寺,设令、丞。领右龙局。

  • 工部冬官

    官名。太平天国后期设置,为工部的主官,全称为殿前工部冬官,设正、又正、副、又副四人。参见“朝内六部”。

  • 校勘

    官名。宋朝史馆置,掌校勘新编史籍。官名。宋史馆与崇文院均置,掌校勘典籍,以京朝官、幕职官及选人中选任。

  • 果上人

    官名。又称“司果执事”。清朝内务府掌仪司果房之属官。康熙十六年(1677)设,十二人,秩九品。隶于“掌果”之下,协办所属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