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事令史
官名。北魏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八品上,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未见。
官名。北魏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八品上,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未见。
杂号将军名。凡将军皆主征战。《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传》:“李松与棘阳人赵明说更始,宜悉王诸功臣。”“更始乃先封宗室太常将军刘祉为定陶王。”
官署名。南宋初置,隶宣抚司,掌招纳沦陷区军民。
官名,辽置,见“弥里”。
王名,三国魏封氐族首领杨腾为百顷氐王。当时杨腾为氐族大帅,居仇池(甘肃西和县)有田百顷,故有此封。
宗正寺别称。
官名。晋置,《通典·职官十九》“晋官品”条,属于第九品者,在诸县署令长相之丞尉下有关谷塞护道尉。此为沿三国魏关谷塞尉而设,参见“关谷塞尉”。
官名。明清兵科之属官。明洪武六年(1373) 设,二人,秩正七品,推年长者掌印。二十四年定设十人,秩正九品。建文(1399—1402)中改为从七品。万历 (1573—1619) 中裁三人。又,南京兵科
官名。北魏置。《南齐书·魏虏传》: “郁若,比二千石。 ”此系南朝人对北魏鲜卑语官名的音译。
即“警巡院”。
官名。清朝八旗都统衙门中供本旗之使令而无固定职位之官员。即闲散世职、不掌图记之佐领及改补降调等官。除挑补印房章京及随印房学习行走外,皆令随本旗衙门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