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储郎中
官名。即仓部郎中,唐玄宗天宝十一载(752)改,肃宗至德二载(757)复名仓部郎中。
官名。唐天宝十一载(公元752年)改仓部郎中为司储郎中,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复旧。
官名。即仓部郎中,唐玄宗天宝十一载(752)改,肃宗至德二载(757)复名仓部郎中。
官名。唐天宝十一载(公元752年)改仓部郎中为司储郎中,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复旧。
官名。明永乐元年(1403)置。见“刑曹清吏司”。
官名。隋置,掌斥候伺奸非,分左右。见《隋书·百官下》。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设置,由原来军事委员会军令部第二厅与军统局的公开特务武装部分合并组成,直属于参谋总长,掌管国内外军事情报的收集、整理与判断等业务。设厅长一人,中将级;副厅长一人,少将级。厅内分设四处
女官名,属中宫署令,掌传递信息。《后汉书·百官志四·大长秋》:“中宫署令一人,六百石。女骑六人,丞、复道丞各一人。”
官名。明永乐元年 (1403)置。见“工曹清吏司”。
官名。明朝上林苑监置。一人,正六品,为监正佐官。详见“上林苑监左监副”。
宫内给使名。辽置,见“三班院(2)”。
见“监营”。
官名。明代置于州县,掌税收之事。参见“税课司大使”。
明清按察使之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