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库员外郎
官名。即库部员外郎,唐高宗龙朔二年(662) 改,咸亨元年(670) 复; 玄宗天宝十一载(752) 改,肃宗至德二载(757) 复名库部员外郎。
官名。即库部员外郎,唐高宗龙朔二年(662) 改,咸亨元年(670) 复; 玄宗天宝十一载(752) 改,肃宗至德二载(757) 复名库部员外郎。
官名。制陶工匠长官。西周置。《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昔虞阏父为周陶正”。杜预注: “当周之兴,阏父为武王陶正。”战国齐也有官印存在。官名。周置,掌制造陶器之事。《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昔虞阏父为
满语官名。武职。为“巴牙喇营”的统领官。后金天聪八年(1634)改称“巴牙喇纛章京”。清顺治十七年(1660)定“巴牙喇纛章京”汉译名为“护军统领”。
官名,汉置,掌领楼烦人组成的射击兵。楼烦,汉时的胡族名,以善射著称,故称楼烦将。见《历代职官简释》。
将军名号,为武散官,金代为正三品下,元代为正二品。见《金史·百官一》、《元史·百官七》。武散官名。金始置,秩正三品下。元沿置,升秩为正二品。
官署名。北宋仁宗康定元年 (1040),合并奉宸五库置,掌收储金银珍宝,以供宫廷须索。设监官二人,以入内内侍充任; 提点一人,以内侍都知充任。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后,隶太府寺。官库名
杂任职名。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于门下省弘文馆置,员额三人,掌拓法书。龙朔三年(公元663年)馆内法书九百四十九卷均装钉完成,拓书手停废。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复置。又东宫所属崇文馆亦置拓书
官名。三国魏置,为杂号将军中权任较重者,《三国志·诸葛诞传》: “复以诞为御史中丞、尚书,出为扬州刺史,加昭武将军。”五品,三国吴亦置。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493) 定为从三品下,二十三年改为四品
官署名。金朝置。设在南京(今河南开封)的房屋地产管理机构。参见“店宅务”。官署名,金朝置,掌管房地基,征收官钱,检料修造,摧毁房舍。其官有管勾四员,正九品,各以二员分为左右厢。属员有攒典,左右厢各五人
官署名。元朝置,秩从七品,设于世祖至元九年(1272),管领玛瑙匠户五百余名,置提举三员。十五年,改为玛瑙提举司。
官名。又称统辖两翼牧厂总管。清朝太仆寺所属各马厂之总管。顺治元年(1644)初设立太仆寺时,分左、右两翼马厂,至乾隆十三年(1748),设统辖总管处,置统辖总管一员,或特简,或以察哈尔都统兼管。掌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