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司木中大夫

司木中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置,北周沿置。冬官府司木司长官,员一人,掌木工之政令。下设小司木下大夫、小司木上士以佐其职,领车工中士、角工中士、彝工中士、器工中士、弓工中士、箭工中士、庐工中士等官属。北周武帝建德二年(573),改置下大夫为长官,宣帝即位后,复置。正五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


官名。《唐六典·将作监》说: “后周有司木中大夫,掌木工之政令。”员额一人,正五命,属冬官府。任此职者见《周书·杨敷传》:“保定五年(公元565年),转司木中大夫、军器副监。”副职为小司木下大夫,正四命,属官有小司木上士,正三命;又有车工中士、下士,角工中士、下士,彝工中士、下士,器工中士、下士;弓工中士、下士,箭工中士、下士,庐工中士、下士。

猜你喜欢

  • 廉察

    辽金考察官吏的方法之一。辽圣宗统和九年(公元991年)诏诸道举廉能,察贪酷;十二年(公元997年)诏州县长吏,有才能无过者减一资考。太平六年(公元1026年)诏南北诸部廉察州县之官,无治绩者罢之,大小

  • 东宫侍讲

    官名。十六国北凉置,程骏曾任此职。东宫侍郎 官名。北魏置,吴延于太武帝时曾任此职。参见《魏书·高允传》。

  • 司理

    ①刑狱官泛称。《晋书·刑法志》:“夫刑者司理之官。”② 官名略称。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改诸州司寇参军为司理参军,简称司理,掌本州狱讼勘鞫之事。元祐 (1086—1094) 官品令:上州从八品

  • 督关将军

    官名。太平天国于沿江各埠设税关征收商税,各官的主官其官阶为职同将军,概称为督关将军,知非子《金陵杂记》说:“自太平府以至武昌,贼匪分设伪关太平、芜湖、安庆、九江、武穴、武昌共六处,每处派贼目一名,率群

  • 太子率更寺丞

    官名。即太子率更丞。官名,即太子率更丞,详见该条。

  • 宣德尉

    武散官名。隋炀帝时置,秩正七品。

  • 威定总管

    将官名,金朝置。为军中主将或主帅,掌领兵征伐。威定总管,为金国海陵王侵宋时的三十二总管之一。见《金史·百官一》。

  • 左藏库副使

    官名。五代置。宋初用为武臣阶官,不领本职。真宗咸平元年(998),定为同七品。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 改从七品。 徽宗政和二年(1112)重定武臣阶官名,改武显郎。

  • 明威将军

    官名。西汉末隗嚣曾置,时有明威将军王遵。西晋、南朝齐、梁、陈及北魏、北齐、北周皆置为杂号将军名号。南朝梁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武职二十四班第十三班,大通三年(529)移入轻车将军班中; 陈五品,

  • 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官署名。元朝置。秩从二品。掌军民之务,在各道设置。领路、府、州、县,行省有政令则布于下,郡县有请则转达于省。有边陲军旅之事,则兼都元帅府。设使三员,同知、副使、经历、知事各二员,或置宣慰使都元帅、副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