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珍大夫
官名。即金部郎中,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金部郎中。
官名。唐龙朔二年(公元622年)改金部郎中为司珍大夫,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复旧。
官名。即金部郎中,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金部郎中。
官名。唐龙朔二年(公元622年)改金部郎中为司珍大夫,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复旧。
散官名。明洪武四年(1371)置,为钦天监散官,授以少监。十五年废,改依文散官分授。
官署名。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建大圣寿万安寺,置万安规运提点所,秩正五品。仁宗延祐二年(1315),升都总管府,秩正三品。后升寿福院,秩正二品。文宗天历二年 (1329) 降为总管府。
秦、汉为兵种名称,或置“材官将军”。魏晋南北朝为官署名,三国魏文帝黄初 (220—226) 中置,隶少府,设校尉为长官,掌土木工程用材木及工徒。东晋改校尉为将军,掌工匠土木之事,有营兵,隶中领军 (领
邮务人员职名。见“邮政总局”。
官署名。元置,为皇太子、皇太后的侍卫军组织。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世祖以侍卫亲军一万户拨隶东宫,立侍卫都指挥使司,三十一年(公元1294年)成宗即位, 改隆福宫左都威卫使司,隶皇太后,秩正三品,
官名。匈奴置。由四贵姓中的须卜氏(一译作卜氏)充任。
参见“十威将军”。
参见“功勋制度”。太平天国勋位名。见“勋位(1)”。
官署名。即尚书省吏部,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吏部。
官名。北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改武学教授置。南宋沿置。高宗绍兴十六年(1146),选文臣有出身或武举出身曾预高选人充任。从八品。掌以兵书、弓马、武艺教授学生。学官名。见“武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