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同文馆

同文馆

官署名。①宋朝置,为四方馆之一。神宗熙宁(1068—1077)年间创立,掌接待高丽使者。元丰(1078—1085)改制后属鸿胪寺。南宋改属礼部。②清朝置,为清末之学馆。亦称“京师同文馆”。咸丰十年十二月(1861)批准设立,至同治元年(1862)五月正式开办。先后设英文、法文、俄文、德文四馆,各分前馆、后馆两级,分别教授各国语言文字。光绪二十二年(1896),又增设东文(日文)馆。另外,从同治五年起,先设算学馆,继设化学、格致(力学、水学、声学、气学、光学、地学)、医学三馆。置管理大臣,一或二人,由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内特简,掌通五大洲之学,以佐朝廷。下设提调、帮提调各二人,由总理衙门内资深之章京中选充,掌安排课程及督察学生勤惰之事。其教课人员,有总教习一人,洋教习若干人,均由洋人担任; 通洋学之汉教习及汉文教习三人,分别由各省保举及在京招考任用。学生初定为十名,多不过二十四名,同治四年改为每馆十名,至光绪十三年增至一百二十名。初定各馆学习期限为三年,光绪二十一年改为八年,前馆五年,后馆三年。光绪二十七年底,併入京师大学堂。


1、宾馆名。宋置,为四方馆之一,掌接待外国使臣,而同文馆为专管接待青唐、高丽使臣的宾馆。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制度》。

2、学馆名。清置,同治二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在广东设同文馆,学习经史及英法德俄四国文字;光绪三十一年改称学译馆。见《清朝续文献通考·学校十四》。

猜你喜欢

  • 县马

    县主之夫的称谓。见“郡马”。

  • 左尉

    官名。南朝宋置,为大县所设二尉之一。官名,汉朝长安县置,掌治安。《汉官旧仪》:“长安城方六十里中,皆属长安令,置左右尉。”

  • 强弩司马督

    武官名。晋代左右卫所属各有三部司马,其一为强弩司马,掌宿卫。其长称强弩司马督,下设强弩司马史。

  • 司法副大臣

    官名。清末置,由法部侍郎改称。见“法部”。

  • 尚书内省

    官署名。北宋太宗时,改内省置,设于宫内,由女官组成。设尚宫、大监,并号为尚书; 改祗候人为御侍,衣服为司衣,梳篦为司饰,枕被为司寝,汤药为司药,乐使、副使为仙韶使、副使,茶器为翰林局,掌御阁为直阁,掌

  • 护漕掾

    官名。西晋置,分东、西、南、北四部,掌督漕运,隶大司农。东晋省。

  • 作坊使

    官名。五代始置。宋初因之。太祖开宝九年 (976),分置南、北作坊使。属西班诸司使,多不领本职,仅为武臣迁转之阶。真宗咸平元年 (998),定为同六品。神宗熙宁三年(1070),改为东、西作坊使。元丰

  • 上计吏

    官名。地方政府派赴中央呈递计簿的官员。西汉县道上计郡国及郡国上计中央,由县令长丞尉及郡丞、国长吏担任。东汉改派地位较高的掾史,令、长不自行。三国时诸郡、典农皆置。晋、南北朝亦置。其职掌并非仅司上计之责

  • 尚膳副

    官名。清朝内务府御茶膳房之膳房副长官。初置茶饭处,设有副总领。乾隆十五年(1750),改饭房为外膳房。二十四年,改副总领为尚茶副、尚膳副各一人,正五品。分别协助尚茶正、尚膳正管理茶房、膳房事。又,清朝

  • 世袭国子监学正

    官名。清置,为衍圣公官属。秩正八品, 员额一人,以孔子后裔承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