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同文馆

同文馆

官署名。①宋朝置,为四方馆之一。神宗熙宁(1068—1077)年间创立,掌接待高丽使者。元丰(1078—1085)改制后属鸿胪寺。南宋改属礼部。②清朝置,为清末之学馆。亦称“京师同文馆”。咸丰十年十二月(1861)批准设立,至同治元年(1862)五月正式开办。先后设英文、法文、俄文、德文四馆,各分前馆、后馆两级,分别教授各国语言文字。光绪二十二年(1896),又增设东文(日文)馆。另外,从同治五年起,先设算学馆,继设化学、格致(力学、水学、声学、气学、光学、地学)、医学三馆。置管理大臣,一或二人,由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内特简,掌通五大洲之学,以佐朝廷。下设提调、帮提调各二人,由总理衙门内资深之章京中选充,掌安排课程及督察学生勤惰之事。其教课人员,有总教习一人,洋教习若干人,均由洋人担任; 通洋学之汉教习及汉文教习三人,分别由各省保举及在京招考任用。学生初定为十名,多不过二十四名,同治四年改为每馆十名,至光绪十三年增至一百二十名。初定各馆学习期限为三年,光绪二十一年改为八年,前馆五年,后馆三年。光绪二十七年底,併入京师大学堂。


1、宾馆名。宋置,为四方馆之一,掌接待外国使臣,而同文馆为专管接待青唐、高丽使臣的宾馆。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制度》。

2、学馆名。清置,同治二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在广东设同文馆,学习经史及英法德俄四国文字;光绪三十一年改称学译馆。见《清朝续文献通考·学校十四》。

猜你喜欢

  • 验封清吏司郎中

    官名。简称验封司郎中。明清吏部验封清吏司之主官。掌司事。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改司封部郎中设,一人,南京吏部验封清吏司亦设一人,皆正五品。清顺治元年(1644)沿设,汉郎中一人,以科甲出身者注授。

  • 侯国家丞

    官名,掌侍侯,使理家事。原先有家丞、庶子、行人、洗马、门大夫五官,中兴以后省行人、洗马、门大夫。食邑千户以上的置家丞、庶子各一人,不满千户的只置庶子,不置家丞。见《后汉书·百官志》。

  • 名位

    指官爵品位。《左传·庄公十八年》: “王命诸侯,名位不同,礼亦异数。”

  • 官秩

    官禄等级。《史记·秦本纪》: “遂复三人官秩如故。”官职和俸禄。《史记·秦本纪》:“遂复三人官秩如故。”《荀子·王霸》:“百官则将齐其制度,重其官秩。”

  • 典膳署

    官署名。元朝置,秩从五品,掌东宫饮膳,设于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隶家令司。三十一年,改掌膳署,隶内宰司。泰定帝泰定元年(1324),复为典膳署,隶家令司。置令、丞各二员。文宗天历二年(1329)

  • 副丞相

    官名,东汉末年置,为丞相之副,佐丞相行职事。丞相,掌佐天子处理政务。《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建安)十六年春正月,天子命公世子丕为五官中郎将,置官属,为丞相副。”丞相副,即副丞相。

  • 振漠将军

    官名。南朝梁置。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十二班,拟武威将军等号,大通三年(529)定制后,改拟威雄将军等号。

  • 行长乐卫尉事

    兼行长乐卫尉之职事。《后汉书·马援传》:“复以五官中郎将行长乐卫尉事。”长乐卫尉,掌长乐宫门卫士和宫中巡逻。参看“长乐卫尉”条。

  • 度支部参议厅

    官署名。清末度支部所属机构。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掌佐拟本部则例及一切章程草稿,会同各司筹拟各项奏咨、变通章程,拟复交议特别事件等。置郎中三人,员外郎四人,主事三人。

  • 尝药典御

    官名。北魏置。《魏书·恩幸传》: “(正光)五年(524),(侯详)拜司徒左长史,领尝药典御、燕州大中正。”为皇帝左右亲近之职,负责御药的调制,进御前要先尝。下设尝药次御以佐之。时又有“中尝药典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