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侍
吏部侍郎简称。
吏部侍郎简称。
官署名。辽置,掌兽医之事,属北面局官。以局使、局副使为正副主官,下有都林牙。
指节度使。唐朝的节度使,既掌管军队,又管田税民俗,总之是无所不管,故称都府。宋代洪迈《容斋三笔·唐观察使》:“唐节度使,兵甲财赋民俗之事,无所不领,谓之都府。”
见“催纲官”。
官名。西周、春秋、战国为史官之一。西周内史类史官属官有作册内史、作命内史、尹氏、内史尹氏等,长官称内史尹或内史尹氏。掌出纳王命,收藏各地宗族谱系资料。参与祭祀,预测天象人事,备咨询顾问,以及受王派遣出
海关工务部营造科洋员,地位低于建筑师。见“工务部”。
汉代郡太守的别称。见《汉书·晁错传》。
官名。太平天国天王府置,属朝内典官。员额二人,官阶为职同指挥。参见“典厨”。
①官署名。唐朝属五府 (即亲府、勋一府、勋二府、翊一府、翊二府) 及东宫三府 (即亲卫府、勋卫府、翊卫府) 所辖之折冲府。选五品以上官吏子弟,以宿卫宫廷。②官名。《周礼》天官属官,为内库长官。上士爵。
冠饰名。貂即貂尾,珰指金珰。汉朝皇帝近侍如侍中、中常侍服用,中常侍为银珰左貂。东汉专任宦官为中常侍,右貂金珰,貂珰渐为宦官代称。南朝宋以来,王公贵臣加侍中、散骑常侍,乃得佩带。
官名。又称“受卷官”。明清科举考试中特设之官,属“外帘官”。掌士子考卷之检查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