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上士
即“小吏部上士”。
即“小吏部上士”。
官名。见“公府法曹”。
官署名。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于各省布政使司内设财政公所,或名度支公所。所内分科办事,其组织机构各省略有不同,山东布政使司所属的财政公所分设以下五科:总核科:掌复核各科收支款目、册籍,核定后由
杂任职名。唐制,属中书省,员额一人。
宦官职名。宋人内内侍省与内侍省均置。
官名,西汉置,属少府,掌作兵器弓弩刀铠之类,还掌织绶杂工,兼掌制铜器、漆器等玩好之物。武帝太初元年改称考工令。有丞。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少府》,参看“考工令”条。
官名。北魏尚书省西部曹长官。权任轻于南、北部尚书,且存在时间较短。
清代由巡抚直辖的绿营兵。见“绿营兵”。
见“供庖务”。
官名。史官之一。周朝始设,为内史之别称。掌记王言。《礼记·玉藻》:“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郑玄注: “其书,《春秋》、《尚书》其存者。”孔颖达疏:“《尚书》记言语之事,故以《尚书》当右史所书。
官名。唐德宗兴元元年 (784) 置,一员,从二品,以授节帅罢任者,无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