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员外

员外

① 官制用语。指定员即正员以外之官。如南北朝之员外散骑常侍、员外散骑侍郎。隋朝因之。唐武则天时置二千余人,皆用势宗亲戚,给俸禄,使厘务,至有与正员争事相殹者。后罢员外官厘务。②南诏官,位大军将下,犹唐朝试官。③六部诸司员外郎简称。


指正官以外的官员。东晋南北朝时始有员外郎,以别于郎中。唐中宗时始在正官之外置员外之官。《资治通鉴·唐纪二十四》“神龙二年”条记其时“大置员外官, 自京师及诸州凡二千余人,宦官超迁七品以上员外者又将千人。”《旧唐书·李峤传》亦记李峤“为吏部时,志欲曲行私惠,奏置员外官数千人。”此类额外之官,大都是依权纳贿所置,与正式的部曹官不同,其俸给为正员额数之半。另外,官吏犯了公罪,多半被贬到远方作州县以下的官,称为左降官,虽有官名,不许任职,名为员外,置同正员,其实只能领取少量俸禄。

猜你喜欢

  • 防门

    官名。三国魏诸州郡置为属吏,八品或九品。官名,三国魏置,为州郡属吏,掌门防。

  • 丞相大车属

    官名。西汉丞相的属官有大车属,掌相府车马之事,《汉书·郑崇传》记郑崇“为丞相大车属。”为后来公府车曹一职的起源。

  • 清诏使

    官名,汉三公府置清诏掾,掌奉命出使某地察举诏书指定的事。在府称清诏掾,出使时称清诏使。《风俗通》:“汝南周勃辟太尉清诏,使荆州。”《后汉书·范滂传》:“时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

  • 左宣徽使

    官名。金朝宣徽院长官,秩正三品。参见“宣徽院”。

  • 省政府

    官署名。民国置,为一省的最高行政机关。依照国民政府建国大纲及中央法令综理全省政务。由国民政府选任委员七至九人,并制定主席一人,组织省政府委员会,行使职权。设秘书处及民政、财政、建设、教育等厅。后改主席

  • 公国官

    官类名。公国既是政区,也是三国至晋地方政权组织形式之一,其地位略同于县。洪饴孙《三国职官表》说:“诸公国,员职如王国。山阳公国,置督军一人。”晋亦置公国,《晋书·职官志》说:“郡侯、县公亦如小国制度。

  • 县尉曹

    县分职诸曹之一。东汉置,《后汉书-百官志一》记汉代公府尉曹主卒徒转运之事。县尉曹亦主士卒。有尉曹掾与尉曹史,并见《隶释》一五《都乡正卫弹碑》。洪适认为此碑“盖是记述守令徭役条教也。

  • 中书教授博士

    官名。北魏置,属中书学,职任与中书教学博士同。多省称为中书博士。一说即中书教学博士。学官名。掌教中书学生。《魏书·李彪传》记李彪曾任中书教学博士,疑即中书教授博士之职。参见“中书学”。

  • 廉捕

    清朝县典史别称。

  • 左右虎贲倅长下士

    官名。见“左右虎贲率上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