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国子祭酒

国子祭酒

官名。西晋武帝咸宁 (275—280) 中立国子学,置一员为长官,掌教授生徒儒学,主管国子学,参议礼制,隶太常。南朝宋国子学虽省置不常,而祭酒则常置。南齐高帝建元四年 (482) 置国学,置一员,位比诸曹尚书。梁置一员,总领国子学、太学,隶太常卿,位十三班。陈三品、秩中二千石。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493)定为四品上,二十三年升为从三品,专领国子学。北齐不隶太常,置为国子寺长官,一员,从三品,与九卿地位相当,领国子、太学、四门三学,主管全国教育行政。隋朝沿置,一员,初隶太常,统国子、太学、四门、书算学,文帝开皇十三年 (593)不隶太常,改为国子学长官,仁寿元年(601)罢,唯置太学,以博士领之。炀帝大业三年(607)改置国子监,仍置一员。唐朝置为国子监长官,一员,从三品,主管全国教育行政。总领中央国子、太学、广文、四门、律、书、算七学及地方学校,每年考核学官训导功业; 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名大司成,咸亨元年 (670)复旧; 武则天垂拱元年 (685)改名成均祭酒,中宗神龙元年 (705)复为国子祭酒。北宋初为三品寄禄官,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置一员,从四品,掌国子监及太学、武学、律学、小学之政令。辽朝国子监置。金朝沿置,正四品,统国子学、太学。元世祖至元 (1264—1294) 初以许衡为集贤馆大学士、国子祭酒,教国子与蒙古大姓四怯薛人员,至元二十四年定置一员,从三品,掌学之教令,以德尊望重者为之; 蒙古国子监于至元二十九年仿汉人国学例,置一员,从三品。朱元璋吴元年 (1367) 定国子学官制,置一员,正四品,明洪武十五年 (1382)改学为监,置一员,从四品,永乐元年 (1403) 北京国子监置一员,十八年迁都北京,遂有南北监祭酒之分,均一员,从四品; 中都国子监亦置,洪武二十六年罢。掌国学诸生训导之政令,初择有学行者任之,后由翰林院官迁转。清顺治元年 (1644) 置,满、汉各一员,满员三品,汉员从四品,顺治十六年俱定从四品,兼太常寺少卿衔,掌官学训导之法,释奠则综典礼仪,天子视学则执经进讲; 光绪三十一年(1905)随监罢。


学官。汉置博士祭酒(见《后汉书·百官二·博士祭酒》),晋武帝咸宁四年始立国子学,置国子祭酒、博士各一人、助教十五人,以教生徒。其后,历代因之;掌领太学、国子学,或国子监所属各学。清末改学制,废。见《晋书·职官·太常》、《文献通考·职官十一》。

猜你喜欢

  • 国宾

    在旧社会,新王朝的统治者对旧王朝后代待遇和尊称。“国宾”之“国”,也有的用国名,如汉朝。《后汉书·百官五》:“卫公、宋公。本注曰:建武二年,封周后姬常为周承休公;五年,封殷后孔安为殷绍嘉公。十三年,改

  • 掌园

    官名。唐朝置为太子内官,三员,从八品,掌东宫园苑种植蔬果,隶司馔。女官名。唐代太子内官中有此官,从八品,掌种植蔬菜果木。见《新唐书·百官二·太子内官》。

  • 书记官长

    官名。北洋政府始置。(1)设于大理院书记厅、高等审判厅书记厅和高等检察厅书记室,分别主管本厅、室事务。(2)设于审计院书记室,主管本室事务。(3)设于海军总司令公署,为上、中校或相当文官。国民党政府于

  • 五利将军

    西汉武帝封膠东宫人栾大为五利将军。一般地说,将军都掌征伐,而五利将军仅是一个封号。武帝想长生不老,栾大骗他,于是被封为乐通侯,五利将军、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天道将军、佩五将一侯印。详《史记·

  • 营构明堂大都督

    官名。北魏置。主持明堂的营建事务。清河王元怿以太傅兼任。见《北齐书·李元忠传》。

  • 京畿警备司令

    官名。北洋政府设置,见“京畿卫戍司令部”。

  • 厉武将军

    官名。三国吴置,东晋、北魏沿置。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职员令定为八品下,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改为从八品。杂号将军名,三国吴置,掌帅军征伐。其后,东晋、北魏沿置。

  • 卫指挥使司

    官署名。明朝卫所制度,各卫均置,设指挥使一人,正三品,指挥同知二人,从三品,指挥佥事四人,正四品,镇抚司镇抚二人,从五品,及经历司经历等官,多为军官世袭之职。掌本卫军队,外卫统于都司、行都司或留守司,

  • 案狱仁恕

    即仁恕掾。汉朝郡县佐吏,经办狱事。据《汉官》,东汉河南尹员吏有案狱仁恕三人。即“案狱仁恕掾”,详见此条。

  • 副监理官

    官名。清末度支部派驻各省清理财政局官员。宣统元年(1909)各省设清理财政局,始置。每省一人,度支部遴员奏派(共派二十四人),任期二年。掌佐正监理官稽查督催该局一切应办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