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夏官

夏官

①官署名。(1) 西魏、北周夏官府简称。(2) 兵部别称。唐武则天光宅元年(684)至中宗神龙元年(705)兵部改名。后代即沿用以称兵部或其首长。(3) 太平天国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以天、地、春、夏、秋、冬定名,夏官即兵部。②官名。(1) 传说颛顼氏所置五官之一。参见“春官”。(2) 《周礼》六官之一。《周礼·夏官·序官》: “乃立夏官司马,使率其属而掌邦政,以佐王平邦国。”参见“天官”。(3) 明初四辅官之一。参见“春官”。(4) 太平天国兵部正、又正、副、又副之官统称。(5) 太平天国朝内官夏官正丞相、夏官又正丞相、夏官副丞相、夏官又副丞相。又,女官中朝内官所置夏官正、副丞相,亦称。


官名。1、黄帝时有春夏秋冬中五官。《史记·五帝本纪》:“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注:“《集解》应劭曰:黄帝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缙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张晏曰:黄帝有景云之应,因以名师与官。”

2、周朝以司马为夏官,为天地春夏秋冬六官之一,掌军政、军赋,佐王平邦国。见《周礼·夏官》。

3、唐朝武则天改兵部尚书为夏官。《新唐书·百官一·兵部》:“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二人,正四品下。掌武选、地图、车马、甲械之政。”注:“(武则天)光宅元年,改兵部曰夏官。”

4、唐朝司天台有夏官。《新唐书·百官二·司天台》:“春官、夏官、秋官、冬官、中官正,各一人,正五品上;副正各一人,正六品上。掌司四时,各司其方之变异……元日、冬至、朔望朝会及大礼,各奏方事。”

5、明初为四辅官之一。《明史·职官一》:“(洪武)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九月置四辅官,以儒士王本等为之。以王本、杜祐、龚斅为春官;杜斅、赵民望、吴源为夏官,兼太子宾客。”

6、官署名,为夏官府的简称。西魏、置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六府,以大司马卿为长官,夏官府都上士为佐,主军政、官员迁调、军用库藏及牲畜车辆,掌征伐、统兵宿卫和练兵讲武。北周沿置,隋文帝置。

猜你喜欢

  • 司药

    官名。隋炀帝始置,为宫廷女官,二十四司之一。员二人,从六品。属尚食局,掌方药。唐朝改正六品。宋、金、明悉如唐制。明永乐(1403—1424)后归其职于宦官。女官名。唐、明皆置,属尚食局。掌医方药物,凡

  • 禁烟专款管理委员会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设置,直属于省政府。依照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一月行政院制定《各省市县禁烟专款管理通则》规定,设委员七人,民政厅长与财政厅长为当然委员,并以民政厅长为主任委员,负责保管禁烟专

  • 亲事

    官名,掌守卫陪从,或被差用。以六七品官之子、年十八以上者为之。诸亲王府并置亲事府;王公以下及文武职事三品以上带勋官者,给予亲事以备差用。在亲事中,有执仗亲事、执乘亲事、亲事。《旧唐书·职官三·亲王亲事

  • 礼仪使

    官名。唐朝玄宗开元十年(722)以他官知礼仪事,始称使,专掌五礼。天宝九载(750)始定置不改,亦称礼仪祠祭使,多以太常卿、六部尚书或侍郎充任。代宗大历五年(770)罢,事归太常,七年复置,德宗建中元

  • 法部监医正

    官名。清末法部属官。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定额一人,正八品,奏补。掌本部南、北二监人犯医疗事。

  • 营缺

    清朝官缺之一种。指绿营兵武官的额定编制。在京巡捕营、各省督抚提镇统辖的水陆各营,及河标各营均是。其缺除少数为满洲缺外,大多数是由汉人充任的汉缺。但满洲、蒙古、汉军亦可用于汉缺。

  • 六角

    匈奴官号统称。即左、右温禺鞮王,左、右日逐王,左、右渐将王,统称六角。

  • 图正

    清代职役名。掌一图征催之役。见“都图”。

  • ①爵名。《孟子·万章上》:北宫锜问曰:“周室班爵禄也,如之何?”孟子曰:“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魏、晋以后,始依封国规模,分郡公、县公、乡公、开国公、开国郡公、开

  • 民曹

    官署名。① 尚书曹名。设尚书为长官。西汉成帝置,职掌吏民上书事。东汉改掌土木工程,缮治修造监池苑囿及盗贼事。三国魏改置左民曹。② 尚书省郎曹名。设郎 (郎中) 为长官。三国魏置,晋分为左、右民曹。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