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外饔

外饔

官名。《周礼》天官之属。掌对天地山川社稷等外祭祀用牲时的切割烹调,并负责致宴飨宾客的食物。《周礼·天官》: “外饔,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十人,徒百人”,“掌外祭祀之割烹,共其脯脩。刑,陈其鼎俎实之牲体鱼腊。凡宾客之飨,饔飨食之事,亦如之。邦飨耆老孤子,则掌其割烹之事。飨士庶子,亦如之。师役,则掌共其献赐脯肉之事。凡小丧纪,陈其鼎俎而实之”。


官名。周设此官,掌外祭祀之割亨及宾客飨食等事。《周礼·天官·外饔》:“外饔掌外祭祀之割亨;共其脯脩、刑膴,陈其鼎俎,实之牲体鱼腊。凡宾客之飧饔飨食之事,亦如之。邦飨耆老孤子,则掌其割亨之事,飨士庶子,亦如之。师役,则掌共其献赐脯肉之事。凡小丧纪,陈其鼎俎而实之。”

猜你喜欢

  • 团练使司

    官署名。辽置。《辽史·百官志四·南面方州官序》:“至辽,五京列峙,包括燕代,悉为畿甸。二百余年,城郭相望,田野益闢。冠以节度,承以观察、防御、团练等使,分以刺史、县令,大略采用唐制。”各州均置团练使司

  • 税务处督办

    官名。北洋政府置,为税务处的长官。见“税务处”。

  • 合堂帅

    宫官名。南朝宋太宗定后宫百官时置。员二人,七品。

  • 国辅

    指辅佐国君治国的重臣。《汉书·张敞传》:“国辅大臣未褒,而昌邑小辈先迁。”

  • 实录馆

    明清各朝例开之修书馆。自唐朝始,每一皇帝死后,新皇帝例敕史臣为其纂修实录。明制,帝崩即设馆修实录,视为大典。初以文武臣为监修,后改以勋臣充监修官,以内阁大臣为总裁,翰林院学士充副总裁。纂修官则由内阁于

  • 右宫门将

    官名。即太子右监门率,隋炀帝大业三年(607)改,并降为正五品,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复名右监门率。

  • 虾伊巴额者库哈番

    满语官名。汉译为“侍卫处主事”。

  • 长水司马

    官名,西汉置,属长水校尉,俸千石,掌领兵宿卫。参看《长水校尉》条。

  • 纂修

    官名。明朝置。凡修实录、宝训及史志等书,皆置纂修官若干人,实任秉笔,众手成书。初,杂用部院、外官及山林隐逸之士,天顺(1457—1464)后多用翰林院及詹事府官,成化(1465—1487)后则多用翰林

  • 乡土官

    太平天国县以下地方官之统称。如伍长、两司马、卒长等。简称乡官。参见“乡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