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大学委员会

大学委员会

教育部直属机构。国民党政府设置,原隶大学院,大学院改为教育部后改隶教育部。依照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二月二十七日公布的《教育部大学委员会组织条例》规定,其职务为决议全国教育及学术上重要事项。委员会委员除教育部长及次长为当然委员外,由教育部就现任或曾任国立大学校长及副校长者、具有特殊教育学识或于全国教育有特殊研究或贡献者、国内专门学者中聘任十一至十九人,其任期为三年;委员长一人,以教育部部长充任;秘书一人,由教育部秘书兼任。本会每年开大会二次,由委员长召集。必要时得开临时会议,并得召集各地方行政区域最高教育行政长官或其代表列席会议。本会委员中的国立大学校长因事不能出席时得派遣代表列席;本会因区域及时期的关系,遇必要时得设大学委员会分会。

猜你喜欢

  • 协理事务参领

    见“印务参领”。官名。清置于八旗都统衙门,掌文书档案等事务。

  • 典膳所

    官署名。明洪武四年(1371)置,初隶王相府。十三年罢王相府,改隶王府长史司。设典膳正一人,正八品。副一人,从八品。掌祭祀、宾客、亲王及王妃之膳食。

  • 协守

    参见“协同守备”。武职差遣名。《明史·职官志五》说: “与主将同守一城者为协守。”即协助镇守分管一个地区的防务的长官,一般由副总兵充任。

  • 十六卫上将军

    官名合称。唐德宗贞元二年(786)置为十六卫最高长官,每卫一人,从二品,位大将军之上。宋朝沿置,为环卫官,唯左右金吾卫、左右卫上将军为从二品,余皆为从三品,无定员,以宗室或武臣为之,皆空官无职掌; 南

  • 大都分府

    官署名。置于元顺帝至正十八年(1353),立于京城四隅,以备防御。

  • 西戎校尉

    官名。三国魏置,亦称“护西戎校尉”,五品。西晋初治长治,掌雍州少数民族事务。领兵,多以征西、镇西等将军领之,并兼雍州刺史。四品。东晋后改治汉中,有时兼梁州刺史。南朝宋四品。梁置于北凉、南秦州,立府,有

  • 御庶子

    官名。战国魏置。卿大夫侍御家臣。《战国策·魏策一》: “痤有御庶子公孙鞅。”官名,即中庶子,周、秦、汉皆置,为国君、太子、相国的侍从官。参看“中庶子”条。

  • 即用班

    清朝授官班秩之一。指奉旨以某官即用者之特旨班次。凡奉旨指明何衙门及何省者,亦遇缺即用。乾隆三十年 (1765)定,即用之员,不论双单月,不入常班班次,即行选用。

  • 龙虎卫上将军

    武散官名。金始置,秩正三品上。元沿置,升秩为正二品。

  • 代办

    外交官名。北洋政府于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三月二日公布的《外交官领事官官制》中规定,全权大使或公使兼驻国使馆所设参赞,得由外交部派充代办使事官,简称代办。国民党政府时期沿置,由外交部长派驻他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