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天官府

天官府

官署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 置,北周沿置。为六府之首。以大冢宰卿为长官,设小冢宰上大夫、天官府都上士以佐其职,掌管宫廷供奉、侍御、警卫及全国财政收支,赋役调发,百官俸给等事务。在下“五府总于天官”之诏时,成为最高行政机构,总管全国各项事务。领司会中大夫、宗师中大夫、左右宫伯中大夫、御正中大夫 (后置上大夫)、御伯中大夫(后改纳言中大夫)、膳部中大夫、太医下大夫、太府中大夫、计部中大夫、司内上士等属官,各司其职。武帝建德二年 (573),省六府诸司中大夫,府置四司,以下大夫为长官。宣帝即位后,复旧。隋文帝开皇元年 (581) 罢。


官署名。北周依《周礼》设置,掌宫廷事务与财货。长官为太宰,若被皇帝任命为执政官,则总摄其他五府,为六卿之首,称为大冢宰卿,小冢宰卿为其副职。属官有御正上大夫,司会、宗师、左右宫伯、纳言、膳部、计部等中大夫,太医下大夫,司内上士诸职。

猜你喜欢

  • 京辅副都尉

    官名。京辅都尉府次官,隋炀帝大业三年(607) 置一员,从四品。

  • 黄龙

    官名,宓羲时的中官称黄龙,掌佐国君理国务。《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宓羲龙师名官。”注:“应劭曰:师者,长也,以龙纪其官长,故为龙师。春官为青龙,夏官为赤龙,秋官为白龙,冬官为黑龙,中官为黄龙。”

  • 群司

    官制用语,犹言“各个部门”。《后汉书·明帝纪》:“群司勉修职事。”

  • 交阯道

    官署名。明朝都察院十二道之一。永乐十八年 (1420) 置,宣德十年 (1435) 罢。原掌交阯(今越南国北部) 布政使司巡按考察诸事。

  • 直荡正都督

    官名。北齐置。为左、右卫府直荡属官,负责舆驾出入之侍卫。领直荡副都督。四品上。

  • 书记厅

    官署名。北洋政府置。(1)设于大理院,主官为书记官长,下辖总务处及民刑事处。(2)设于高等审判厅,其主官与所辖机构与大理院书记厅同。

  • 右藏署令丞

    官名。晋始置右藏令,属少府。北齐置右藏署,有令、丞为正副主官,属太府寺。北齐与隋初右藏的性质仍为皇室的库藏,炀帝时分太府置少府,太府寺的右藏始为国库。唐制,右藏署令二人,正八品上,掌收藏金玉、珠宝、铜

  • 图画署

    官署名。金朝置,属少府监。掌图画缕金匠。设令、丞领署事,秩从六品、从七品。曾设直长一职,正八品,章宗明昌三年(1192)罢。明昌七年,图画署并入祗应司。官署名,金朝置。掌图画缕金匠。其长官称令,从六品

  • 右御卫将军

    官名。隋炀帝大业三年 (607) 置,为十二卫将军之一,置二员,从三品,佐大将军总府事。唐初沿置,高祖武德五年 (622) 改右领军卫将军。

  • 巡按御史

    官名。简称巡按。明清都察院专差御史之一。明洪武十年(1377)始派监察御史出巡地方。以后定制北直隶设二人,南直隶三人,宣、大一人,辽东一人,甘肃一人,十三省各一人。监察御史虽官仅七品,但出为巡按,名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