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太史监

太史监

①官署名。唐秘书省置,后改太史局。元末朱元璋曾置,以刘基为太史令,下置通判太史监事,佥判太史监事,校事郎,五官正,灵台郎,保章正、副,挈壶正,掌历,管勾等。吴元年 (1367) 改太史院。②官名。指唐太史监本署长官,参见“司天台”。


官署名,亦为官名。隋初秘书省领太史曹,置令、丞各二人。炀帝改太史曹为监,进太史令的秩为从五品,减丞为一人。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太史监为太史局,隶秘书省。光宅元年(公元684年)改太史局为浑天监,不隶麟台。久视元年(公元700年)改称浑仪监,置副监及丞。长安二年(公元702年)浑仪监复为太史局,废副监及丞,隶麟台如故。景龙二年(公元708年),改太史局为太史监,太史令之名不改,不隶秘书省,复置丞。景云元年(公元710年)改太史监复为太史局,二年(公元711年)复改称浑仪监。开元二年(公元714年)复为太史监,改令为监,置少监,十四年(公元726年),太史监复为局,以监为令,而废少监。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太史局复为监,此后不隶秘书省。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敕改太史监为司天台。参见“司天台”。

猜你喜欢

  • 少皞

    少皞部落的首领称号。传说中的少皞,号金天氏。与太皞都属东夷部落集团,史籍记载在今山东曲阜,其后裔主要活动在山东半岛上。《左传·昭公十七年》记郯子说他祖先少皞氏以鸟名官,大概是一个以鸟为图腾的部落。从凤

  • 北武库署

    官署名。南朝梁、陈分武库为南、北署,各设令、丞各二人。掌保管兵器。隶都官尚书所领库部曹。隋省并“武库署”。

  • 盐运使公署

    官署名。民国置,为盐运使的办事官署,掌监督、办理场产、运销、缉私、征收盐税等事;并考核所辖盐区内各县县长协缉私盐的成绩等。民国二十六年,与盐务稽核分所合并,改称盐务管理局,裁撤盐运使。官署名。北洋政府

  • 栢唐阿

    即“拜唐阿”。

  • 设治委员

    北洋政府时期设治局的主官。见“设治局”。

  • 主客少卿

    官名。北魏置。《魏书·官氏志》: “(孝文帝太和十五年) 又置司空、主客、太仓、库部、都牧、太乐、虞曹、宫舆、复育少卿官。”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三品上,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时,无此职。

  • 医博士

    官名。①太常寺太医署官员,隋朝置二员,唐朝置一员,正八品上。掌教授诸生医学。② 即唐朝府、州“医药博士”。医官名。隋代太医署有医博士。唐代太医署也有医博士,正八品上,掌教授诸生。见《隋书·百官下·太常

  • 管理三旗银两庄头处

    见“三旗庄头处”。

  • 制置茶盐使

    官名。北宋太宗淳化三年(992) 罢榷茶务后置,使领茶盐之事,置副使佐之。四年罢。至道元年(995)复置。其官署为制置茶盐司。

  • 左厩中士

    官名。西魏、北周夏官府驾部中大夫左厩上士佐官,正二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