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太子庶子

太子庶子

东宫属官。秦、西汉隶太子太傅、少傅,东汉隶太子少傅,秩四百石。值宿东宫,职比郎官,无员额。别有“太子中庶子”,侍从太子左右,位在其上。三国因之,魏五品。两晋员四人,或隶太子詹事,或隶太子二傅,五品。为太子的亲近侍从官,献纳规谏,职比散骑常侍、中书监令,其任渐重,或以郡守参选。南朝沿置,隶太子詹事。宋五品,梁九班,陈五品、六百石。北魏略同,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三品上,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改从四品上。北齐员四人,主管太子典书坊,为东宫要职,从四品上。隋、唐置太子左、右庶子,分主太子门下坊(左春坊)、典书坊(右春坊),历朝因之。


官名。古时天子及诸侯皆置庶子,天子之庶子掌诸侯庶子之戒令,有大事则听太子之令。秦汉置太子庶子,西汉属太子太傅、少傅,东汉属太子少傅,秩四百石,职如郎官,值宿东宫。另有中庶子,侍从太子左右,位在庶子上。三国魏晋沿置,有的属太子詹事,有的属太子太傅少傅。北齐太子庶子领典书坊,太子中庶子领门下坊。隋朝太子庶子分左右,左庶子二人,领门下坊,右庶子领典书坊。唐朝左庶子领左春坊,右庶子领右春坊。左春坊庶子二人,正四品上,掌侍从赞相驳正启奏;总司经、典膳、药藏、内直、典设、宫门六局等。右春坊庶子二人,正四品下,掌侍从、献纳、启奏等。宋、明沿置。清朝左右春坊庶子各满汉一人,掌记注编修事,其职与翰林院侍讲、侍读、编修、检讨等类同,与秦汉隋唐的太子庶子之职事大不相同。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太子太傅》、《后汉书·百官四·太子少傅》、《新唐书·百官志·东宫官》、《历代职官表·詹事府》。

猜你喜欢

  • 左九棘

    周朝朝廷之右所树棘树,为卿大夫朝见周天子时站立的位置。《周礼·秋官·朝士》: “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群士在其后。”

  • 茶马司司令、司丞

    官名。明初置,见“茶马司”。

  • 御饰大夫

    官名。北周置,宣帝即位后,以柳裘为之,掌御饰,其下设御饰下士以佐其职。一说为天官府属官。命品不详。官名。北周置,命品、府属不详。《资治通鉴》胡三省注:“周置御饰大夫,掌御饰; 其御服又置司服掌之。”任

  • 上林署直长

    官名。元置,为上林署令丞的佐官,见“上林署”。

  • 五大夫

    ① 官名。战国时楚、魏皆置。② 爵名。战国秦置,为二十等爵第九级,秦汉因之。秦朝可为官长、将率,赐邑三百户。西汉初仍得食邑。惠帝时,爵五大夫以上有罪当著械者,皆得宽容。文帝以后,五大夫以上才得免一人徭

  • 巡河提领所

    官署名。元置,属工部。掌巡视黄河之事。设提领二人,副提领一人。

  • ?

    官名。 战国齐、 燕等国置。 掌量器制作。 参见曹锦炎《释战国陶文中的‘��’》 (《考古》一九八四年第一期)

  • 承御上士

    即“小承御上士”。

  • 主客员外郎

    官名。隋文帝开皇六年(586)置,为礼部主客司之副长官,员一人,佐长官侍郎掌司事。炀帝大业三年(607) 改称司蕃承务郎。唐高祖武德三年(620) 复旧称。置一员,从六品上,佐长官郎中掌司事。五代沿置

  • 监铸官

    官名。清朝各省铸钱局主官之统称。掌理各直省鼓铸事宜。直省设局者十六处,除宝苏局、宝浙局设官二人外,其余皆设一人管理,分别由布政使于所属官员中派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