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学官

学官

泛指掌管学校教育之官员。又有“教官”、“校官”、“广文”、“学博”等称呼。汉朝设于中央机构者有博士、博士祭酒等。武帝时令天下郡国皆立学官,或称校官,有文学掾史、经师等,掌理学政,教授诸生。平帝元始三年(公元3年),王莽立学校于县、道、乡、聚。东汉因之,其学官多称校官。东汉末年,学校制度废败,故建安八年(203)规定,县满五百户者皆置学官(时学校官舍亦称学官,或学宫)。西晋置国子祭酒、博士、助教,均属学官。隋朝国子寺四学、唐朝国子监六学各有博士、助教,均谓之学官。而国子监祭酒、司业、丞、主簿等,则称监官。宋朝以后的提学、学政,以及各级儒学的教授、教谕等均称学官。明,清两朝对儒学学官等级做了规定,属府者称教授,州称学正,县称教谕,又别称“广文”。各设训导为副职,职司教导在学之生员。


1、教官、校官,为掌管官立学校教务的官员之泛称。如汉朝的“博士祭酒”“博士”“助教”,晋朝的“国子祭酒”等。《汉艺文志·易》:“汉兴田何传之。讫于宣、元,有施、孟、梁丘、京氏列子学官。”列子学官,即列为教学科目,为其置教官。

2、学校,《汉书·文翁传》:“又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为学官弟子。”注:“学官,学之官舍也。”

3、教学科目,学校设置的学科。《汉书·刘歆传》:“《诗》始萌芽,天下众书往往颇出,皆诸子传说,犹广立于学官,为置博士。”

猜你喜欢

  • 司宪员外郎

    官名。即刑部员外郎,唐玄宗天宝十一载 (752)改,肃宗至德二载 (757)复名刑部员外郎。

  • 巴牙喇壮达

    满语官名。武职。汉译为“护军校”。

  • 祝宗

    官名。春秋战国晋、齐等国置。掌祭祀祈祷。《左传·成公十七年》: “晋范文子反自鄢陵,使其祝宗祈死。”杜预注: “祝宗,主祭祀祈祷者。”《管子·五行》: “天子出令,命祝宗选禽兽之禁,五谷之先熟者,而荐

  • 同知节度使事

    官名。辽朝节度使司官员,在节度副使下。官名。辽置,为节度使的副贰长官,位在使下,为地方军的副长官。见《辽史·百官志四·南面方州官·节度使职名总目》。

  • 监军寨统领司

    官署名。辽朝置。北面官,为南京诸司之一。

  • 盐课提举司同提举

    官名。明朝盐课提举司之副长官。佐提举掌司事。定制,每司设一人,从六品。

  • 掌炭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地官府虞部下大夫掌炭中士佐官,正一命。

  • 司礼太常伯

    官名。即礼部尚书,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礼部尚书。官名。唐高宗龙朔二年,改礼部尚书为司礼太常伯,咸亨元年复旧。见《通典·职官五·礼部尚书》,参看“礼部尚书”条。

  • 直隶河道水利总督

    见“直隶河道总督”。

  • 一帐三房

    官署名。辽朝皇族机构合称。辽太祖阿保机祖文匀德实生四子,长子麻鲁早卒无后。次子岩木之后为孟文房; 三子释鲁曰仲文房; 四子即太祖之父,太祖阿保机之后称为横帐; 阿保机之弟刺葛、迭刺、寅底石、安端、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