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学部

学部

官署名。清末新设的中央机构之一,系管理全国教育之总机构。光绪三十二年 (1906) 设。掌劝学育才,稽颁各学校政令。在此之前,曾设管理官书局大臣、*管学大臣、*学务大臣,管理新建之各学堂。至是,始设专部。辖总务、专门、普通、实业、会计五司及司务厅,兼管京师大学堂、京师督学局、学制调查局、教育研究所、高等教育会议所、国子监。置尚书、侍郎各一人,左、右丞,左、右参议,各一人,参事四人,司务二人,郎中五人,员外郎十二人,主事十五人,书记官无定员,视学官十二人,咨议官若干。宣统元年(1909),改视学官为差,增设郎中五人,员外郎四人,主事三人。三年,改尚书、侍郎为学务大臣、副大臣,同时,吏部学治馆并入。清亡,民国改设教育部。


官署名。清末置,掌管全国教育,国子监也归学部掌管。其官有学务大臣、副大臣各一人,左右丞、左右参议各一人,参事厅参事四人,司务厅司务二人。总务、专门、普通、实业。会计五司,郎中各二人,员外郎十五人。另外,还有主事、一、二、三等书记官等。见《清史稿·职官六·学部》。

猜你喜欢

  • 管人

    官名。春秋战国置。掌理馆舍,接待宾客。《仪礼·聘礼》: “管人为客三日具沐,五日具浴。”又:“管人布幕于寝门外。”郑玄注: “管犹馆也。馆人谓掌次、舍、帷幕者也。”

  • 南宰相府

    官署名。辽朝置。北面官,亦称“南府”。始于遥辇时期,由遥辇八部中乙室、楮特、突举三部组成,乙室部为核心。太祖继位以后,以耶律欧里思为南宰相,领南府三部。南宰相府成为常设机构,分理全国政事。圣宗时,南府

  • 西陵督

    官名,三国吴置,掌帅军作战或驻守。督,大将。西陵督,犹言西陵大将。《三国志·魏书·陸胤传》:“引军而南……交域清泰。就加安南将军。复讨苍梧建陵贼,破之……永安元年,征为西陵督,封都亭侯。”

  • 右亲事府

    官署名。唐初秦王、齐王府所领侍卫府之一,置统军一人,掌领亲事,侍卫陪从; 又有长史、录事及兵、铠曹参军事、库直等属; 太宗贞观(627—649)以后不分左、右。见“亲事府”。

  • 通直散骑郎

    “通直散骑侍郎”省称。

  • 县门下游徼

    县门下吏名。汉置,掌县廷警卫,禁盗贼,隶属于县功曹。此职见于《碑》、《传》者甚多,如渭城游徼见《汉书·胡建传》,郏县游徼见《后汉书·臧官传》。其见于碑刻者均冠“门下”为称,如《隶释》一六《中部碑》等。

  • 典仓署园丞

    官名。北齐至唐置,掌园艺之事。见“典仓署令丞”。

  • 将仕郎

    官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 始置,属谒者台,员五十人,从八品,掌出使。唐朝定为文散官,从九品下。宋初因之。神宗元丰三年(1080)废。微宗崇宁二年(1103)置为选人新阶官,取代旧阶、官军巡判官,

  • 掖庭右丞

    官名。东汉置。隶少府所属掖庭令,员一人,秩三百石,以宦者任之。官名,东汉置,掖庭丞分左右,共佐令行职事,参看“掖廷”、“掖庭令”条。

  • 左曹员外郎

    ① 宋朝司封、司勋、考功、度支、金部、仓部、祠部、主客、膳部员外郎之统称。② 官名。宋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后置,属户部,员二人,佐理户部左曹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