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效用兵资级名。为效用十资之一。位在守阙效士上、守阙听候使唤下。
官署名。元明清都置。元代掌军民之务,分道掌管郡县,行省有政令则宣布于郡县,郡县有请求则向省汇报。见《元史·百官七·宣慰使司》。明承元制,在西南少数民族世袭的土官中置宣慰司,司置使,为土官中最高武职,从
指诸侯王。《史记·酷吏列传·张汤》:“若汤之治淮南、江都,以深文痛诋诸侯,别疏骨肉,使蕃臣不自安。”
官名。晋朝有“典牧都尉”“车府典牧”,为“太仆”的属官。太仆在汉朝为九卿之一,掌管车马和牧畜。晋朝有时设有时不设。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太仆》、《晋书·职官志·太仆》。隋朝设典牧署,其官有令、有丞等
参见“外兵郎”。
清末至北洋政府初期城镇自治组织职员名。见“董事(1)”。
官名。北洋政府时期总统府设置,掌接待、传达之事,其机构称承宣司。
即“三独坐”。《魏书·张普惠传》: “不正其非,岂所望于三独。”
清代县衙内部科房之一,设经承,掌理学务。
公人名。又称“知后典”。宋代州役之一,主管收发州县之间的往来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