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左卫将军

左卫将军

官名。三国魏元帝咸熙二年(265),司马昭卒,司马炎即晋王位,分中卫将军为左、右卫将军,以羊琇任此。掌佽飞虎贲及前驱、由基、强弩三部司马,属下还有虎贲、羽林、上骑、异力、命中虎贲等五部督,负责宫禁宿卫。西晋初,属中军将军,后属领军将军(中领军)。为禁卫军主要统帅之一,权任很重,多由皇帝亲信之人担任。员一人,四品。与领军、护军、右卫、骁骑、游击等六将军合称为六军。十六国前秦、后燕、南燕亦置。南朝宋四品。南齐高帝建元二年(480)诏,二卫将军每晚留一人宿直宫中。南朝后期,此职亦统兵出征。梁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十二班,陈三品、秩二千石。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二品下,二十三年改为三品,孝明帝正光元年(520)改为员二人。北齐时为左卫府长官,员一人,三品。掌左厢,与右卫将军共主朱华阁以外禁卫事务,各有武卫将军二员以协助其理事。隋初,为“十二卫”中的左卫副长官,员二人,从三品,协助左卫大将军掌官掖禁御,督摄仗卫。炀帝大业(605—618)初,改左、右卫为左、右翊卫,此职改为左翊卫将军。唐复置,仍为左卫副长官,从三品。佐左卫大将军统领宫廷禁卫之法令,以督其属之队仗,而总诸曹之职务。非上日,以其一人押仗,若阙,则以中郎将代之,掌贰上将军事。宋朝为环卫官,无定员,无职掌,多以宗室为之,亦为武臣赠典,或为武官责降散官。北宋前期为三品,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降为从四品。辽朝沿置,属南面官,无实职,为加官。位右卫上将军下。


将军名,三国魏时司马炎分中卫将军为左卫将军和右卫将军,属下有佽飞虎贲及前驱、由基、强弩三部司马等官,掌宫禁宿卫。晋朝沿置,为禁卫军统帅之一,员一人,四品。其后十六国前秦、后燕、南燕也置,南朝北朝皆沿置。隋朝为左卫副长官,员二人,从三品。唐沿置,仍为左卫副长官,佐左卫大将军掌宫廷禁卫和诸曹务。宋朝为环卫官,无定员,无职事,多以宗室任之,或为武臣赠典。辽沿置,属南面官,无实职,为加官。见《晋书·职官志》、《隋书·百官志》、《新唐书·百官四上·十六卫》等。

猜你喜欢

  • 东铨

    唐代由吏兵二部侍郎主持的铨试分为两组,其一组称为东铨。见“三铨考试”。

  • 钩盾令

    官名。西汉隶少府,秩六百石。由宦者充任,官署设在未央宫中,管品京城附近皇家苑囿,属官有五丞两尉。甘泉、上林等大苑囿别置专官管理,不属钩盾。东汉名义上仍隶少府,管理京城内外园苑离宫池观,职任颇大,郑众、

  • 法物库使

    官名,金朝置。从六品,掌卤簿仪仗车辂法服等事。见《金史百官二》。官名。金代兵部所属有法物库,掌卤簿、仪仗、车辂、法服等事。主官为法物库使,从六品;有副使,从七品;直长,正八品。

  • 五经科

    唐、宋贡举科目名。五经即《周易》、《尚书》、《毛诗》、《礼记》、《春秋》。考其贴经、墨义。宋神宗时罢。科举常科科目之一。唐宋时为明经科中的一科,五经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 番部僧官

    官类名。清代于诸番部设置僧官,有国师、禅师、僧纲、僧正等名号。甘肃珍珠族国师、禅师,化族国师,灵藏族禅师,各一人(初隶河州,后珍珠、灵藏属循化,其余杂处二十四关)。禅定寺禅师(嘉庆十九年无人袭,由土司

  • 部使者

    宋朝监司俗称。

  • 贴军户

    元代汉军军户名。见“汉军(3)”。

  • 枢密承旨

    官名。五代枢密院置,主管承旨司之事。北宋初沿置,太宗太平兴国七年(982),始名枢密都承旨。南宋因之。

  • 追封

    旧指宗室王公死后予以追加封爵。清制,如孙子承袭祖父爵位,其父母已故,即可追封。

  • 典路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春官府司车路下大夫典路中士佐官,正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