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参赞
见“驻藏大臣左参赞”。
见“驻藏大臣左参赞”。
官名。殷朝置。又称“马亚”。武臣多马的长官。《甲骨文合集》第五七一○片: “贞多马亚其出囚。”《战后京津新获甲骨集》第四七七四片: “其令马亚射鹿。”武官名。商代设置,为统率兵车的高级官员。卜辞说:“
官名,西汉哀帝时置,掌太后车马。秩中二千石。《汉书·外戚传下·孝元傅昭仪》:“后又更号帝太太后为皇太太后,称永信宫……各置少府、太仆,秩皆中二千石。”参看“永信少府”条。
唐府兵十六卫中的两卫。唐初因隋制置左右监门府,龙朔二年(公元662年)改为左右监门卫。有上将军各一人,大将军各一人,将军各二人,品秩同左右卫。掌宫禁门籍之法。凡京师应入宫殿门者均有门籍,左监门将军判入
官制用语。宋朝判、司、簿、尉及其摄官,依不同出身、任数、考数、举主员数,是否流外,升转录事参军或下州令、录,称为常调。以此法升转之官,则称常调官。时有俗语说: “家常饭好吃,常调官好做”。宋制,吏部按
官署名。清朝户部所属办事机构之一。设满、汉司员各六人,由尚书在郎中、员外郎、主事、七品小京官内派委,二年一更代。掌理“常例”捐纳及“特开事例”。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为暂设核捐处。清代户部内部机构
即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
官名。即“侍卫亲军步军都虞候”。
武官叙迁之阶。宋初武臣叙迁之阶,共分二十七阶,其顺序如下;一、节度使、二、节度观察留后;三、观察使; 四、防御史; 五、团练使,遥郡防御史;六、刺史,遥郡团练使;七、遥郡刺史;八、皇城使;九、宫苑使,
官署名。南朝宋顺帝时因避讳改平准置。南齐复旧名。参见“平准令”。官署名,东汉大司农所属的平准令,掌管平抑物价兼管丝织物练染。晋与南朝改属少府,为专管染色之官,南朝宋因避顺帝讳,改称染署。南齐复称平准署
见“诸路金玉人匠总管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