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左右武卫

左右武卫

(1)隋炀帝时府兵十二卫之一。本名左右武卫府,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去“”字称左右武卫。掌领外军宿卫。所领府兵称熊渠卫士,设官同“左右翊卫”,参见该条。(2)唐府兵十卫中的两卫。隋炀帝时有左右武卫,唐初沿置,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改为左右武卫府,龙朔二年(公元662年)省“”字, 复为左右武卫。光宅元年(公元684年)改左右武卫为左右鹰扬卫,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复旧。有上将军各一人,大将军各一人,将军各二人,掌同左右卫。凡翊府之翊卫、外府熊渠番上者,分配之。府属有长史,录事参军事,仓曹、兵曹、骑曹、胄曹参军事,司阶,中候、司戈、执戟、长上等员。左右翊府有中郎将、左郎将、右郎将、兵曹参军事、校尉、旅帅、队正、副队正,掌同左右卫中之亲府。

猜你喜欢

  • 幕职官

    官名统称。唐朝中期以后,节度使属官节度副使、行军司马、判官、掌书记、参谋、随军,观察使属官观察判官、支使,经略使属官经略判官,以及节度、观察、防御、团练推官、巡官,皆为幕职官。五代后唐明宗天成二年(9

  • 亚卿

    爵名。春秋战国置。比上卿低一等的卿大夫。《左传·文公六年》: “先君是以爱其子,而仕诸秦,为亚卿焉。”《史记·乐毅列传》:“乐毅于是为魏昭王使于燕”,“遂委质为臣,燕昭王以为亚卿。”官职爵位次于上卿、

  • 火师

    官名。①官号。《左传·哀公九年》“炎帝为火师。”杜预注: “神农有火瑞,以火名官。”②官名。周朝置。掌火。《国语·周语中》: “火师监燎。”韦昭注: “火师,司火。”官名。古代掌管火事的官。《国语·周

  • 特牛局都尉

    官名。北齐置,见“驼牛署令丞”。

  • 西冶都将

    官名。北魏置。管理西道铸冶事务。源贺长子源延曾赐此官。

  • 瞽矇

    官名。“瞽”、“矇”合称。《周礼》春官之属。《周礼·春官》: “瞽矇上瞽四十人,中瞽百人,下瞽百又六十人。”郑玄《注》引郑司农曰:“无目眹谓之瞽,有目眹而无见谓之瞽。”掌弦歌、讽诵。《国语·楚语上》:

  • 司驭正卿

    官名。即太仆卿,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太仆卿。

  • 右史

    官名。史官之一。周朝始设,为内史之别称。掌记王言。《礼记·玉藻》:“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郑玄注: “其书,《春秋》、《尚书》其存者。”孔颖达疏:“《尚书》记言语之事,故以《尚书》当右史所书。

  • 功曹参军

    官名。即功曹参军事。官名。北齐以后历代多设此官,金名为功曹参军事,简称功曹参军,掌管考察记录功劳。详见“功曹”条。

  • 漕臣

    转运使、副使通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