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左春坊

左春坊

官署名。东宫置。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太子门下坊置,掌侍从赞相,驳正启奏,总领司经、典膳、药藏、内直、典设、宫门六局,职比门下省。咸亨元年 (670) 复名门下坊,睿宗景云二年(711) 再改为左春坊。长官左庶子二员,次官中允二员,另有司议郎二员、左谕德一员、左赞善大夫五员、录事二员、主事二员等。宋朝置主管官二员,以内臣兼; 同主管官二员,以武臣兼; 承受官一员,以内侍充; 南宋因置。辽朝置太子左庶子、太子中允、太子司议郎、太子左谕德、太子左赞善大夫,并领文学馆、司经局、典设局、宫门局之属。明、清隶詹事府。明洪武十五年 (1382) 分春坊为左右,置大学士一员,掌太子上奏请、下启笺及讲读之事,皆审慎而监省之; 又有左庶子、左谕德各一员,左中允、左赞善、左司直郎各二员; 二十九年又增置左清纪郎、左司谏、左通事舍人。嘉靖、隆庆之后,仅为翰林编修、检讨升迁之阶。清顺治九年 (1652) 沿置,十五年裁,康熙十四年 (1675) 复置,掌记注、纂修之事,仅为翰林升转之所; 置左庶子、左中允、左赞善,俱满、汉各一员; 汉员分别兼翰林院侍读、编修、检讨衔; 初,有左谕德,乾隆十三年 (1748)省; 光绪二十八年 (1902) 詹事府省入翰林院,遂废。


官署名,指太子宫府。魏晋以来,称太子宫太子府为春坊。唐置太子詹事府,以统众务,置左右二春坊,以领各局。历代多沿置,属官有增减。清朝詹事府置左右春坊,其长官为左右庶子,正五品。其属官有左右中允,正六品;左右赞善,从六品。左右春坊各官,掌记注撰文。见《新唐书·百官四上》、《历代职官表·詹事府》、《隋书·百官志中·詹事》、《清史稿·职官二》。参看《春坊》、《詹事》条。

猜你喜欢

  • 辞标文苑科

    科举制科之一。唐代设置,属于文类科目。垂拱四年(公元688年)诏举,房晋等三人及第。

  • 虞官

    官名。舜、禹时有此官,掌草木鸟兽。《毛诗正义·秦风·秦谱》:“尧时有伯翳者,实皋陶之子,佐禹治水,水土既平,舜命作虞官,掌上下草木鸟兽。”虞、虞人、虞官,名虽不同实为一职,都是掌山泽草木鸟兽的官。

  • 折冲郎将

    官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 置,为左右备身府属官,各三员,正四品,掌领骁果禁兵。官名。隋置,详“折冲”条。

  • 汤官令丞

    官名。西汉少府的属官有汤官令及丞。太官与汤宫有所分工,《汉书》颜师古注:“太官主膳食。汤官主饼饵。”汤官仅管正餐以外的饮食。例如饮酒,正餐的饮酒由太官供给,正餐外的饮酒,则由汤官供给。东汉时废汤官令,

  • 方略馆收掌

    官名。清朝方略馆之职官。满、汉各二人。不常设,纂修方略时,由总裁官在军机章京内奏派。事毕则省。

  • 太子斋帅

    官名。北魏置。北齐为太子门下坊斋帅局长官,员二人,八品。隋及唐初沿置,员四人。隋正七品,唐从六品下。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斋帅局为典设局,斋帅为典设郎。

  • 右庶子

    官名。隋朝置,为太子典书坊长官,员二人,正四品。唐高宗龙朔二年 (662) 改典书坊为右春坊,右庶子为右中护。咸亨元年 (670) 复旧。睿宗景云二年 (711) 再改典书坊为右春坊,以其比中书令,置

  • 徽猷阁

    宋朝阁名。徽宗大观二年(1108)建,收藏哲宗御制文集,置学士、直学士、待制等职。宋阁名。大观二年 (公元1108年)初建收藏哲宗御制文集,有学士、直学士、待制等职。

  • 见者啬夫

    官名。战国魏置。主引见。《战国策·魏策四》:“周最善齐,翟强善楚,二子者欲伤张仪于魏。张子闻之,因使其人为见者啬夫,闻见者因无敢伤张子。”官名。战国时魏国设置,掌国君引见之事。《战国策·魏策四》:“周

  • 率善中郎将

    官名。三国魏置。无常员,以官归附少数民族。明帝景初二年(238),曾授倭国使臣难升未。见《三国志·东夷传》。官名,三国魏封倭国使臣难升米为率善中郎将。见《三国志·魏书·东夷·倭》,参看“率善校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