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左辅

左辅

①官名。西汉孺子婴居摄元年(后6)始置,以为辅弼之臣。《汉书·王莽传》: “以太傅、左辅、骠骑将军安阳侯王舜为太师。”十六国西秦乞伏国仁建义元年(385)置,位在左右相之下。后燕慕容熙光始元年(401)于大单于台置,位在尚书之下。北魏明元帝泰常七年(422),太子拓跋焘监国,以重臣为之,坐东厢西面,与右弼共总百僚。明崇祯十六年(1643)李自成农民军在襄阳时置,为内阁官,位在上相国之下,旋废。②汉左冯翊郡别称,为拱卫京师三辅之


1、官名,为辅佐国君的大臣,因常居国君左侧,故称左辅。西汉末年王莽置,秩二千石。《汉书·王莽传上》:“以王舜为太傅左辅,甄丰为太阿右拂,甄邯为太保后承。”其后,北魏置。《魏书·长孙嵩传》:“诏世祖临朝监国,嵩为左辅。”

2、宋改侍中为左辅。《宋史·徽宗纪》:“癸未正三公三孤官,改侍中为左辅,中书令为右弼,左右仆射为太宰小宰。”宋之左辅,虽名为宰相,但不除授。

3、汉朝左冯翊郡的别称。为“三辅”之一。参看“三辅”条。

猜你喜欢

  • 拜察默拖喇哈番

    满语官名。汉译为“监察御史”。

  • 帮办税务大臣

    官名。清末税务处之副长官。详“督办税务太臣”。官名。清末置,协助督办大臣、会办大臣,掌理税务处工作。见“税务处”。

  • 境吏

    吏员名。战国时燕国设置,为守卫边境之吏。《战国策·燕策三》:“张丑为质于燕,燕王欲杀之,走且出境,境吏得丑。”

  • 判膳部司

    官名。北宋前期置,见“膳部司”。

  • 长帅

    汉魏称少数民族或地方首领为长帅或渠帅。《三国志·魏书·东夷传》:“东沃沮在高句丽盖马大山之东……户五千,无大君王,世世邑落,各有长帅。”

  • 广西房

    官署名。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置,隶枢密院,掌广南西路边防及两浙路吏卒,兼行招军捕盗赏罚之事。宋枢密院属吏办事诸房之一。掌办招军捕盗赏罚,广南西路边防及两浙路吏卒。而禁军转员,则各随其房

  • 坊监察委员会

    民国时,坊的常设监察机关,由坊民大会选举产生,监察委员三至五人。负责监察坊财政,纠举坊长及其他职员违法失职事项。

  • 奉义校司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196—220)初孙策置,孙权曾行之。见《三国志·吴主传》。

  • 林庙奉卫官

    官名。北洋政府置于曲阜孔子林庙,掌守护林庙。员额一人,下设奉卫三十人。

  • 司成馆

    官署名。即国子监,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国子监。官署名。唐高宗龙朔二年,改国子监为司成馆,祭酒曰大司成。见《新唐书·百官二·国子监》,参看“国子监’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