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虏护军
官名。西晋置。晋武帝时,河西鲜卑树机能率众反抗西晋政权,征西大将军、都督雍凉等州诸军事、扶风王司马骏命平虏护军文椒督凉、秦、雍诸军击败树机能。后马隆以西平太守兼此,统兵,屯驻西平。十六国前凉时亦置,率军征战。参见“护军”。
官名。西晋置。晋武帝时,河西鲜卑树机能率众反抗西晋政权,征西大将军、都督雍凉等州诸军事、扶风王司马骏命平虏护军文椒督凉、秦、雍诸军击败树机能。后马隆以西平太守兼此,统兵,屯驻西平。十六国前凉时亦置,率军征战。参见“护军”。
官名。明清阴阳学学官之一。明洪武十七年(1384)始设,每州一人,未入流。凡天文、占候、星卜、相宅、选日之流,悉归管理。然设官不给禄。清顺治(1644—1661)初年沿设,州各一人,未入流。由所辖有司
官署名。元置,属典医监。掌供奉东宫药饵。设达鲁花赤一人,大使、副使各二人。
官名。北齐设置,见“中尚食局典御”。
官名。明、清礼部教坊司之属官。明初设,左、右各一人。南京礼部教坊司亦设右韶舞一人,皆从九品。掌乐舞承应,以乐户充之。清顺治元年 (1644) 沿置,亦设左、右各一人,从九品。雍正七年 (1729) ,
官名。见“三司使”。
官署名。元置,属宣徽院,设提领、副提领各一人。
即“法依旦达”。
官名。即以御史中丞之职督军者。东汉末及三国魏置。《三国志·魏文帝纪》裴松之注引《献帝传》有“督军御史中丞司马懿”。《荀或传》裴松之注引《三辅决录》: 严象“以督军御史中丞诣扬州讨袁术”。一说督军、御史
官名。北魏、东魏、西魏置。多省称为大行台左丞。属大行台,职掌同尚书左丞。多由大行台郎中或大行台尚书右丞进任。唐初陕东道大行台尚书省置,一人,掌分司纠正省内,正四品下。高祖武德八年(625)罢。参见“大
散官名。金朝置,为司天监散官,二十五阶之第十九阶,秩正八品下。元沿置,为十四阶之第九阶,秩正七品。明洪武四年(1371)置,为钦天监散官,以授五官灵台郎。十五年废,改依文散官分授。官名,也是官阶名。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