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支部会计司
官署名。清末度支部所属机构。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掌综合全国岁入岁出款目,编列预算决算表式,汇纂各部各省财政统计,核定各项特别经费特别报销,核算赔还洋款诸事项。置郎中三人,员外郎四人,主事三人。
官署名。清末置,属度支部。掌综核全国财政经费收支,编造预算、决算表册,汇纂各部各省财政统计;核定各项特别经费报销,颁布各项簿计法式;颁布国家公债及核算归还外债,核办各省春秋冬拨册等事务。设郎中三人,员外郎、主事各四人。司内分置省计科、京计科、筹计科、总计科、庶务科,以分理本司事务。
官署名。清末度支部所属机构。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掌综合全国岁入岁出款目,编列预算决算表式,汇纂各部各省财政统计,核定各项特别经费特别报销,核算赔还洋款诸事项。置郎中三人,员外郎四人,主事三人。
官署名。清末置,属度支部。掌综核全国财政经费收支,编造预算、决算表册,汇纂各部各省财政统计;核定各项特别经费报销,颁布各项簿计法式;颁布国家公债及核算归还外债,核办各省春秋冬拨册等事务。设郎中三人,员外郎、主事各四人。司内分置省计科、京计科、筹计科、总计科、庶务科,以分理本司事务。
官名。清末置,为民政部副长官,员额左右各一人。
官名。南朝梁、陈置,有丞。隶少府卿。
强梁之臣的省称。即拥有大权的强暴之臣。《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是君上无强臣之敌。”《汉书·五行志中之上》:“上失威仪,则下有强臣害君上者。”《后汉书·袁术传》:“徒以幼小胁于强臣。”
官名。突厥置,是突厥语的音译,亦作“吐屯”。世袭,无员限。《周书·突厥传》:“大官有叶护,次设,次特勤,次俟利发,次吐屯发,及余小官凡二十八等,皆世为之。”
西周时称防守商旧都“三亳”的官、驻守边境险要地方的官及边境服属于周的部族君长为封疆官,分别称为“三亳尹”、“阪尹”、“夷微卢烝”,详见各条。
北魏东、西、南、北四部之总称。是中央政权分管各方州郡事务的机构。《魏书·尉古真传》:“世祖即位,命 (尉) 眷与散骑常侍刘库仁等八人分典四部,绾奏机要。”明元帝时刘杰、古弼即已分典东、西部,太武帝即位
科举制科之一。唐代设置,属于文类科目。建中元年(公元780年)诏举,奚涉等六人及第。
官名。北周置,命品阙载,为左右司武上大夫的副职。任小司武大夫不言命品者, 见《隋书·吐万绪传》: “累迁大将军、少司武。”参见“左右武伯上大夫”。
官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 殿内省尚衣局置为次官,四员,正七品。唐朝殿中省尚衣局沿置,四员,正七品。宋朝存其名而罕除授。金朝宣徽院尚衣局置,正八品。
官名。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 (1013) 置,位在昭仪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