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事
弹劾官吏的奏疏。也称弹章。
弹劾官吏的奏疏。也称弹章。
官名。据《明会典》记载,明代于直隶、江南以管河郎中司河帑出纳;山东则以郎中与主事、副使分掌。
官制用语,也称“良吏”,义即“好官”。
官名。唐朝少府监织染方署次官,武则天垂拱元年(685)去方字。参见“织染丞”。
科举制度。周始定为取士之法,取士可以进而仕之意。《礼记·王制》: “大乐正论造士之秀者,以告于王,而升诸司马,曰进士。”郑玄注: “进士,可进受爵禄也。”隋炀帝时始定为科目之名,亦用以称由此科目而取录
春秋时军制。晋国原设上中下三军,后一度扩为五军,又扩为六军。参见“六军”。
见“参政”。
官名。匈奴置。由单于子弟充任,统领部众,地位在左、右渐尚王之下。
官名。①春秋时鲁国置。主司盟等。《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将盟臧氏,季孙召外史掌恶臣而问盟首焉。”②《周礼》史官之一。春官之属。《周礼·春官》: “外史,上士四人,中士八人,下士有六人,胥二人,徒二
官名。即“虞衡清吏司员外郎”。
官名。即武器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