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征东大将军

征东大将军

官名。三国魏文帝黄初三年(222)置,以曹休任之,假黄钺,督张辽等及诸州郡二十余军征讨孙权。职掌与征东将军同,而位在其上,多统兵出镇方面,都督数州诸军事。不常置。二品。晋朝沿置,二品,禄赐与将进同。如开府,则位从公,进为一品。十六国汉、前秦,北燕亦置。南朝宋二品,齐位从公,开府仪同如公。梁、陈皆较征东将军进一阶。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 定为一品下,二十三年改为二品。北齐成为褒赏军功勋臣的闲职,二品。参见“征东将军”。


杂号将军名,三国魏置,掌征伐或镇守。《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正元二年)秋七月,以征东大将军胡遵为卫将军,镇东大将军诸葛诞为征东大将军。”晋沿置,二品,开府的位从公,进为一品。十六国汉、前秦等也置。南朝宋二品,齐位从公,梁陈比征东将军高一级。北魏太和年间为一品下,后改为二品。北齐用来奖赏军功勋臣,为无职事的闲职。

猜你喜欢

  • 中黄门丞

    官名。北魏、北齐置,为中黄门令副贰。由宦官充任。

  • 殿内少监

    官名。殿内省次官,隋炀帝大业三年(607)置,一人,从四品。官名。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置,为殿内省的副长官。唐武德初改为殿中少监。

  • 朝觐考察

    即“外察”。

  • 殿内主帅

    武官名。南齐置,掌殿内宿卫。《南史·茹法珍传》记徐世标自殿内主帅为直閤骁骑将军。

  • 乡遂组织

    西周春秋时期国野制下社会的主要结构。西周时在商代“族尹”和“里君”两种不同的行政管理形式的基础上,在王畿和诸侯的封国中划分国野两大区域,国指王城和诸侯的国都,但国也可包括四郊;郊外为野。上层贵族居于城

  • 将相

    将军和相国合称。泛指高级文武官员。《墨子·法仪》: “虽至士之为将相者。”

  • 长乐五官史

    官名,汉置,属五官中郎将,掌五官郎宿卫长乐宫门户。《后汉书·宦者列传·曹节》:“节与长乐五官史朱瑀……共矫诏以长乐食监王甫为黄门令。”

  • 功德司同知

    官名。元朝置,为功德司副官,佐功德使掌佛教事务,秩正三品。

  • 武德郎

    官名。北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重定武臣官名,改宫苑副使、左右骐骥副使、内藏库副使置,为从七品武阶官,属大使臣。清置为散阶称号,乾隆二十年(1755)改武德将军置,为武职中属绿营者正五品之封赠。三十

  • 左典军

    官名。三国吴置中、左、右典军,掌宿卫禁军,为皇帝身边亲信之臣。贺邵自此职迁任中书令。官名,三国吴置,掌宿卫禁军。《三国志·吴书·贺邵传》:“孙皓时,入为左典军,迁中书令,领太子太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