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制院使
官名。元朝置。释教总制院长官,例由国师推类,掌全国释教及吐蕃事务。
官名。元朝置。释教总制院长官,例由国师推类,掌全国释教及吐蕃事务。
① “师”、“旅”合称。分见“师”、“旅”。② 引申为军队。
官名,辽国置,属北面官,为北院都统军使司官员,掌北院从军之政令。其佐官有北院副统军使、北院统军都监。见《辽史·百官志一》,参看“北院”条。官名。辽置,见“北院都统军司”。
东宫警卫机构。唐置,见“左右虞候府”。
官名。将军名号。南朝梁置,为八镇将军之一。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二十二班,止授予在京师任职之官,普通六年(525)改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三十二班。陈拟二品,比秩中二千石。武官名。梁始
官署名。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始置,设都转运使、同知、副使、判官等员,掌四川茶、盐事务。十年罢。
官名。又称“筮人”。周朝置。掌以蓍草占问吉凶。《尚书·周书·洪范》: “汝则从,龟从、筮从,卿士从,庶民从,是之谓大同”。
官名,属步兵校尉,俸千石,西汉时掌领上林苑屯兵,东汉时掌领宿卫兵。见《后汉书·百官志四·北军中候》。
官名。北齐置。见“泾州丝局”。
官名。突厥阿史那氏部大臣,世袭其官而无员限。
即“虞曹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