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戎右

戎右

①官名。春秋时晋、随等国设。又称“车右”或“”。车战时与主将同车立于车右,执戈盾护卫主将。兼管车中使役之事。大夫爵。《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 (晋文公)杀颠颉以徇于师,立舟之侨以为戎右。”《桓公八年》: “随侯逸斗丹获其戎车,与其戎右少师”。②《周礼》夏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掌天子所乘兵车之兵革,佐助击鼓传达军令。《周礼·夏官》:“戎右,中大夫二人,上士二人”,“掌戎车之兵革,使诏赞王鼓,传王命于陈中。会同,充革军。盟,则以玉敦辟盟,遂役之”。


官名。周设此官,战阵与君同车,执戈盾保卫,并担任兵中使役;会同,则乘革车在王金车之后从行等。《周礼·夏官·戎右》:“戎右掌戎车之兵革使,诏赞王鼓,传王命于陈(阵)中,会同充革车,盟则以玉敦辟盟,遂役之,赞牛耳,桃茢。”疏:“戎右者,与君同车,在车之右,执戈盾,备制非常,并充兵中使役。” 《左传·桓公八年》:“随师败绩,随侯逸。(楚)斗丹获其戎车与其戎右少师。”

戎右,也泛指军中职务。唐代司空图《故盐州防御使王纵追述碑》:“欲绍家声,遂参戎右。”

猜你喜欢

  • 提督会同馆

    官名。见“会同馆”。

  • 王傅

    官名。亦称傅。西汉诸侯王国官属置太傅,东汉沿置,改称傅,或王傅。三国魏置,六品,为诸王之师,掌辅导之事。晋初称师,因避司马师之讳,复称傅。南朝宋再改称师,北朝北魏曾于诸王置傅,后皆称师。隋沿置。唐玄宗

  • 都知杂房

    官署名。北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置,隶尚书省,掌进制敕名、班簿具员,考察都事以下功过及迁补之事。由本省属吏领之。宋代尚书省吏员办事诸房之一。《宋史·职官志一》说:“主行进制敕目、班簿具

  • 兵曹清吏司员外郎

    官名。明永乐元年(1403)置。见“兵曹清吏司”。

  • 兵仗局

    官署名。明清宦官衙门之一。掌造各项军器及御用锤、钳、针、剪之类,故又有小御用监之称。明洪武二十八年 (1395) 置。设正五品大使一人为主官,下设左、右副使各一人佐之。所属有火药局、军器库等。为内官二

  • 国司徒

    官名。春秋时齐国置。掌民政教化。《管子·五行》: “出国司徒令,命顺民之功力以养五谷。”

  • 右直史

    官名。明建文 (1399—1402) 中于各郡王府置,一人,具体职掌不详。永乐 (1403—1424) 初罢。

  • 忠正

    功臣号。宋制,以赐外臣及中书、枢密院臣僚。参见“功臣号”。

  • 左右大当户

    官名,匈奴置,为地方长官,《汉书·匈奴传上》:“置左右贤王,左右谷蠡,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自左右贤王以下至当户,大者万余骑,小者数千,凡二十四长,立号曰‘万骑’。其大臣皆世

  • 总理学务王

    官名。清朝左、右翼宗学之长官。总领宗学事务。左、右翼各设一人,由皇帝在宗室王公内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