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户伯

户伯

1、军中小吏。汉朝制度,兵士五人一户灶,置一伯,又称火伯,为一灶之主。

2、五百的别称。《后汉书·宦者列传》:“节弟破石为越骑校尉,越骑营五百妻有美色,破石从求之,五百不敢违,妻执意不肯行,遂自杀。”注:“韦昭《辩释名》曰:五百字本为‘伍’,伍,当也。(百,伯也。)伯,道也。使之导引当道陌中以驱除也。按:今俗呼行杖人为五百也。”五百,也写作伍伯,汉朝公卿以下诸官府皆置,为门下之职,掌舆前导引、护卫及行仗等事。《后汉书·服舆志上》:“公卿以下至县三百石长导从……车前伍伯,公八人,中二千石、二千石、六百石皆四人,自四百石以下至二百石皆二人。”

猜你喜欢

  • 邮政总局局长

    官名。清末邮传部所辖邮政总局长官。宣统三年(1911)设。一人,简任,由署邮传部左侍郎兼署。掌总领本局事务。

  • 举人乞恩选

    明代铨选方式之一。不定期举选,以恩例铨任举人为官。

  • 中央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

    行政院直属机构。国民党政府设置,掌理对于各种图书杂志的审查,执行国民党政府文化控制政策。

  • 优恤俸饷

    清朝官员俸饷之一种。用于优恤官员或家属。王公百官之禄称为俸,军兵之禄称为饷。凡大臣年老有病休致者,武职官有军功告休者,武职旗员告休者,及以上官员没后所遗孤、寡无告者,皆得请旨,依例领取全俸、半俸、四分

  • 判殿中省事

    官名。北宋前期置,员一人,以无职事朝官充任,掌郊祀、元日、冬至天子御殿及禘袷后庙神主、赴太庙伞扇。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罢。官名。宋初殿中省的长官,见“殿中省”。

  • 中列大夫

    官名。金朝内侍阶官。二十五阶之第四阶,秩正五品上。官名。金置,正五品上,为内侍官。见《金史·百官一·内侍》。

  • 营千总

    见“千总”②。

  • 庶常馆

    官署名。清朝翰林院所属机构,为庶吉士学习场所。初隶内弘文院,后改入翰林院。掌教习庶吉士满、汉文课程。设教习,满、汉各一人,由吏部开列掌院学士、内阁学士题请皇帝钦派,或于大学士、尚书、侍郎内特简,称“大

  • 制置营田事

    官名。北宋真宗咸平二年(999) 置,以转运使兼任,掌本路营田之事。参见“营田使”。

  • 爱惜喇库哈番

    满语官名。汉译为“员外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