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执珪

执珪

爵名。同“执圭”。春秋战国楚置。《吕氏春秋·异宝》:“楚国之法,得五 (伍) 员者,爵执珪,禄百担,金千镒。”


1、爵名,东周、秦、汉初有此爵,也称上执珪,也写作“执圭”。《战国策·楚策一》:“楚尝与秦构难,战于汉中,楚人不胜,通侯、执珪死者七十余人,遂亡汉中。”又《战国策·齐策二》:“官为上柱国,爵为上执珪。”《吕氏春秋·知分》:“(次非)于是赴江刺蛟,杀之而复上船,舟中人皆得活。荆王闻之,仕之执圭。”《汉书·曹参传》:“西击秦将杨熊军于曲遇,破之,虏秦司马及御史各一人,迁为执珪。”《淮南子·道应》:“列田百顷而封之执圭。”注:“执圭,楚爵,功臣赐以圭,谓之执圭,比附庸之君也。”

2、使臣的代称。《论语·乡党》:“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注:“包(咸)曰:为君使聘问邻国,执持君之圭。鞠躬者,敬慎之至。”

猜你喜欢

  • 四帐都监

    官名。见“四帐都详稳司”。

  • 疏附

    官名。太平天国朝上职官,永安建制始设。设正、副各一人,职同检点。主接递文报。军中杂职官名。太平天国设置,员额一人,官阶为职同监军。掌传递文书。

  • 双单月议选处

    清代文选清吏司的内部机构。掌管拟选满汉双单月月选官缺,列名具奏,月官人员引见。设经承以办理事务。本处成立前,其职任分属求贤、开设两科。

  • 百工衙

    官署统称。太平天国管理百工技艺的生产机构。金田起义后不久即在军队中设置,咸丰三年(1853)定都天京 (今南京) 后,又加扩充。设于军中者,有典旗帜、典炮、典铅码、典红粉、典硝、典铁匠、典木匠、典竹匠

  • 左右军巡判官

    官名。宋置,见“左右军巡使”。

  • 廷撩

    县纲纪吏名。县的官署在汉代称为县廷,廷掾的“廷”,即指县廷而言。廷掾之职,相当于郡的五官掾,亦有迳以五官掾为称者。《隶续》卷三《建平县碑》有郫五官掾范功平。《后汉书·百官志》说:县

  • 民治司郎中

    官名。清末民政部民治司长官。光绪三十二年 (1906) 设,掌司事。额二人,正五品。

  • 应办使

    官名。金朝置,战时掌征集物资等事。

  • 武候率下大夫

    官名。北周置,夏官府属官,员二人,统武候兵,下设武候率上士、武候倅长下士以佐其职。武帝时,增置武候上大夫、次大夫,位在其上。又分置左、右,称左、右武候。正四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官名。《周礼

  • 县刑房

    清代县衙内部科房之一,设经承,掌刑狱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