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承务

承务

官名。即尚书省左、右司郎中,唐高宗龙朔二年 (662) 改,咸亨元年 (670) 复旧。参见“左司郎中》。


官名。承务是承务郎的简称。隋朝六部设承务郎;属于户部的有人部承务郎、度支承务郎、金部承务郎、仓部承务郎;属于吏部的有司勳承务郎、考功承务郎、选部承务郎、主爵承务郎;属于礼部的有仪曹承务郎、祠部承务郎、膳部承务郎;属于兵部的有兵曹承务郎、驾部承务郎、职方承务郎、库部承务郎;属于刑部的有都官承务郎、宪部承务郎、比部承务郎、司门承务郎;属于工部的有起部承务郎、虞部承务郎、水部承务郎。唐废承务郎。唐宋以后承务郎为低级之职官阶之一,唐、宋、辽居八品,金居七品,元、明居六品。

地主豪强的通称,与“朝奉”、“员外”等名称类似。《古今小说·单符郎全州佳偶》:“遣人密访之,果邢知县之第,号为四承务者。”

猜你喜欢

  • 司鬯中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仿《周礼》鬯人置,北周沿置。春官府典祀中大夫属官,下设司鬯下士以佐其职。正二命。隋文帝开皇元年 (581)罢。参见“鬯人”。

  • 御武校尉

    官名。唐太宗贞观十一年(687)置为从八品上武散官。宋朝沿置,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罢。

  • 抚军中郎将

    官名。东汉末孙策置。《三国志·张昭传》:“孙策创业,命昭为长史、抚军中郎将,升堂拜母,如比肩之旧,文武之事,一以委昭。”三国魏亦置。武官名。三国魏置,掌督领中军,秩第四品。司马干曾任此职,见《晋书·平

  • 制置使司

    官署名。唐代后期,在用兵前后为控制地方秩序,始置制置使。宋置制置使司,以制置使为主官,为一路至数路地区的统兵大员,掌经画边防军务。其性质略同于招讨使而地位稍逊。政和中,熙秦用兵,以内侍童贯为之,仍兼经

  • 副邮务长

    邮务人员职名。见“邮政总局”。

  • 中书执政事笔

    即以中书令主持政务之名义,为政事堂秉笔宰相。唐高宗弘道二年(684) 中书令裴炎以此名义移政事堂至中书省,主持宰相议政,总其记录,并更直承旨。

  • 技佐

    官名。民国置,掌管技术。位在技监、技正之下。参看“技监”“技正”条。官名。国民党政府设置,为技术部员,地位在技士之下。参见“技正”。

  • 都检正官

    即 “检正五房公事”。

  • 米仓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地官府司仓下大夫米仓中士佐官,正一命。

  • 丞宣

    官名。太平天国东、西、北、翼王殿属官。永安建制始设,分置左、右,各王殿均为二十四人,掌发号施令。东、西王殿丞宣职同检点,北、翼王殿丞宣职同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