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护军府

护军府

官署名。① 即中护军及护军将军府署。参见“中护军”、“护军将军”。② 唐初秦王、齐王府置,各设左右六府。其左一、右一府置护军(正四品下)一员,掌率统军以下侍卫陪从,副护军(从四品下)各二员,长史(从七品下)各一员,录事参军等各一员,统军各五员,别将各十员,分领亲勋卫及外军。左二、右二、左三、右三府,各减统军三员,别将六员,余皆同。分见各条。③ 明初诸王府置,掌护卫。太祖洪武九年(1376)罢。


官署名。北齐置护军府,掌四中关津,舆出护驾,统四中郎将。《隋书·百官中·护军府》:“护军府,将军一人,掌四中关津;舆驾出则护驾。中护军亦同。有长史、司马、功曹、五官、主簿、录事。厘其府事。其属官,东西南北四中府皆统之。四府各中郎将一人,长史、司马、录事参军、统府录事各一人。又有统府直兵及功曹、仓曹、中兵、外兵、骑兵、长流、城局等参军各一人,法、田、铠等曹行参军各一人。又领诸关尉、津尉。

猜你喜欢

  • 望气佐

    官名。见“望气”。

  • 荡寇校尉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196—220)中孙权置。 领兵。《三国志·朱桓传》:“(桓自余姚长) 迁荡寇校尉,授兵二千人。”官名,东汉末年孙权置,掌领兵征伐。《三国志·吴书·朱桓传》:“孙权为将军,桓给事幕

  • 西城长

    官名。汉朝时,西域于阗等国置,员一人。官名,西汉时西域于阗国置此官,为西城长官,掌本城政令。《汉书·西域传·于阗国》:“辅国侯、左右将、左右骑君、东西城长、译长各一人。”

  • 均输令

    官名。西汉分属大司农及水衡都尉。督领地方均输官,转运调剂郡国贡输之物,以节省运往京师的费用,减少物资损耗,并可从中谋利。东汉省。官名。汉代水衡都尉(掌京畿税收货币)和大司农(掌全国物资货币的管理)都置

  • 执狱

    官名,掌刑狱。汉朝崔骃《大理箴》:“理臣司律,敢告执狱。”

  • 羽林左卫指挥使

    武官名。明洪武中始置羽林左卫,永乐以后沿置,为上直亲军之一,掌守卫皇城东面及巡警京城各门。以指挥使为主官,下辖千户所。

  • 内酒坊

    官署名。北宋置,掌造法糯、糯酒、常料三等酒,以供需用,以京朝官一人、三班使臣及内侍二人为监官,下有匠十九人,兵校一百三十九人,掌库十四人。官署名。宋置,属光禄寺,掌造酒以供邦国日常之用。监官二人,监门

  • 国策顾问委员会

    国民党政府总统府所属顾问性机构。依照国民党政府《总统府国策顾问委员会组织条例》规定,由总统特聘三十一至四十七人组成之,并就委员中指定一人为主任委员。其膺聘者为:“一、翊赞中枢有勋劳于国家者;二、信望素

  • 新班遇缺先

    清朝捐纳事例之一,乃后期之加捐花样。同治八年(1869)吏部于新班遇缺之上,另设加捐十成实银一班,即用今称。又称为银捐事例班次。其选途最为优异,以至有“序补过速,见缺指捐”之指斥。光绪中停而复设,直至

  • 骑郎

    官名。任骑兵的郎中。秦置。西汉因之,秩比三百石,属骑将。平时居宫中更直宿卫,皇帝出行则充车骑侍从。东汉省车、户、骑三将,不复置骑郎。官名,秦汉皆置,属郎中令,为郎官的一种,即骑将所属之郎中,平时在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