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掾史

掾史

官名。明朝诸军事衙门中的吏员。五军都督府、京军三大营及各镇守总兵官下均设,掌文移出入等事。


官名。在三公府和将军府,掌管一曹事务的长官长称“”,有时也称“掾史”,此之“掾史”与“”义同,皆为正职,其副称“”。《后汉书·百官一·太尉》:“掾史属二十四人。本注曰:《汉旧注》东西曹掾比四百石,余掾比三百石,属比二百石,故曰公府掾,比古元士三命者也。”在郡县,诸曹长官称“”,其副不称“”而称“”,故掾、史为正副二职。参看“”条。元朝枢密院以下诸官府置掾史,掌文书事务,与汉朝的掾史不同。见《元史·百官志》。

猜你喜欢

  • 殿中

    ① “殿中尚书”、“副中郎”简名。②南朝陈王国官名,九品。③辽朝殿中司属官。属南面朝官。官名。辽置,为殿中司的主官。见“殿中司”。

  • 礼部郎官

    礼部郎中、员外郎通称。

  • 左右备身副都督

    官名。北齐置。属领左右府。协助左右备身正都督统领左右备身五职、左右备身等,负责宿卫侍从。从五品上。

  • 武安局丞

    官名。北齐置。见“武安局”。

  • 全国水利局总裁

    官名。北洋政府置,为全国水利局的长官。见“全国水利局”。

  • 都水少监

    都水监次官。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始置,正五品,寻改名都水少令。唐朝罢。辽朝复置,为南面朝官。金朝于都水监、都水外监各置,从五品,参掌监务,兼管漕运。元朝都水监一员,置正五品。又有行都水监,亦置少监

  • 大比

    选官制度。始见于周。定每三年一次。《周礼、地官、乡大夫》: “三年则大比。考其德行、道艺,而兴贤者、能者。”宋、元、明、清诸朝沿用以称乡试,每三年一次,于子、卯、午、酉年八月在各省省城及京师举行考试,

  • 大使厅

    官署名。清朝户部三库库大使办事处所。参见“三库库大使”。

  • 遂正中士

    官名。西魏、北周地官府民部中大夫遂正上士佐官,正二命。

  • 道录院

    官署名。宋朝置,掌有关道教之事。初隶鸿胪寺,徽宗政和六年 (1116) 改隶秘书省。分左衔、右衔两院,各设道录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