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敕书

敕书

文书名。也称“敕谕”,属“”之一种。是皇帝专用的命令文书之一。唐朝有论事敕书。宋朝皇帝赐少卿监、中散大夫、防御史等以下官员,均用敕书。明朝皇帝对臣工有所训示时所用敕书称敕谕。清朝使用范围较广,主要用作皇帝封授地方职官之凭证文件。其内规定各该官员的职权范围和任职要求。以所授对象不同,又分作“坐名敕”、“传敕”两种。凡督抚、驻防将军、学政、漕运总督、各关监督、总督仓场侍郎、盐政、织造、提督、总兵,以及临时差遣的军事统帅,如经略、大将军等,授“坐名敕”,即敕书中写明本官官职、姓名、职权范围,任满交六科验销,然后缴送内阁。布政使、按察使、道员,以及副将、参将、游击等官,授“传敕”,因其内不写明本官姓名,任满亦不必缴销,而是转交接任者收执,依次传替,故名。此外,开馆修史、修书,大都颁布敕谕,有事谕外藩亦用敕书。

猜你喜欢

  • 总管大臣

    见“八大臣”①。官名。清置,为内务府长官,正二品,从满洲大臣中选任,掌内务府政令、供御诸职,无所不综。其属有:堂郎中、主事、笔帖式。见《清史稿·职官五·内务府》。

  • 掌璧中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秋官府掌朝下大夫属官,正二命。下设掌璧下士以佐其职。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

  • 京师地方检察厅

    官署名。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始置,配置在京师地方审判厅内。以检察长一人为主官,秩正五品,掌纠正同级审判,监督下级检察厅,下设检察官五人,秩正六品,典簿(从七品)、主簿(从八品)、录事各二人

  • 鱼师

    官名,掌管捕鱼。《唐六典·河渠署》:“长上鱼师十人,短番鱼师一百二十人,明资鱼师一百二十人。”鱼师,也写作“渔师”。参看“渔师”条。

  • 边郡

    汉朝版图内缘边诸郡,与内郡国相对而言。边郡和内郡国所实行的政策有所不同。如成帝时内郡举方正,北边二十二郡则举勇敢士。

  • 常赐

    汉代君主经常赐给臣下的奴婢、甲第、墓地、钱物等, 总称为常赐。西汉时常赐有奴婢、牛酒、甲第、钱、缯帛、东园秘器(棺材)、冢地、见《西汉会要·职官十二》“恩赐条”。东汉的常赐有钱币、衣服、衣冠、安车、什

  • 南厂

    官署名。明朝内府惜薪司所属机构。掌供宫廷薪炭。设佥书、监工以督其事,皆以宦官充任。

  • 铸钱使

    使职名。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 以监察御史罗文信充诸道铸钱使,天宝三载(744)杨慎矜除御史中丞充铸钱使,掌钱币铸造; 代宗大历五年(770) 停。官名。唐置,掌铸造钱币。此官由掌握一定财政实权

  • 少府少令

    官名。即少府少监,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分太府寺为少府监,置监、少监,复改少监为少令。参见“少府少监”。官名。隋炀帝改少府少监为少府少令,唐武德初复为少府少监。

  • 左副留守

    官名。明初以凤阳为中都,置中都留守司,设左副留守一人,佐正留守统凤阳、长淮等八卫,防护皇陵。后改副留守只设一人,不分左、右,定正三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