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文学

文学

官名。汉朝州郡及王国均置,或称文学掾、文学史。以明经者为之,职掌地方教育。三国魏置太子文学,诸王亦置,常为皇帝监督诸王的耳目;侯国亦置。晋朝诸王、诸王世子亦置。南朝宋王国置,品第六。南齐同。梁皇弟皇子府置,五班。陈制同,品第七。北魏王国置,多以博学俊才担任,又有皇子文学,六品上。北齐皇子文学,品第六上。隋、唐亲王府沿置,员二人,从六品上,掌校雠典籍,侍从文章。唐德宗时又改诸州经学博士为文学,从八品上,掌以五经教授诸生,实无职事,衣冠士人多耻任之。元和时中下州文学废。又,宋朝文学参军亦省称文学。


1、官名,文学掾、文学史及太子文学的简称。汉朝州郡和王国皆置,以通晓经书者担任,掌管学校教育,教授诸生,或掌典章故事,备顾问侍从。三国魏置太子文学,诸王和侯国也置。晋朝诸王及世子置。南朝宋、齐王国置,梁、陈皇弟、皇子府置,北魏、北齐皇子置。隋、唐亲王府置,掌校勘典籍、侍从文章。唐德宗时改诸州经学博士为文学,掌以五经教授诸生,见《通典·职官十二》、《晋书·职官志》、《新唐书·百官四下》。

2、察举科目名。在汉朝,“文学”指经学文章,是特举特科,为汉朝选拔官吏的主要方式。《汉书·昭帝纪》:“其令三辅、太常举贤良各二人,郡国文学高第各一人。”

猜你喜欢

  • 泉币司

    官署名。南京临时政府置钱法司,北洋政府改为泉币司,属财政部。按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北洋政府规定,其职掌为:一、整理币制;二、调查货币;三、货币计算;四、金属货币和生金银的输出、输入;五、监督造币

  • 贵姬

    内官名。南朝宋明帝泰始三年(467)置,代“贵人”以为三夫人之一。陈朝亦置。内命妇名。南朝宋本以贵妃、贵嫔、贵人为三夫人,泰始三年(公元467年)省贵人置贵姬,以备三夫人之数,为皇帝之妾。南齐不置贵姬

  • 协揆

    清朝协办大学士之别称。

  • 都伯

    ①武官名。《三国志·于禁传》: “及太祖领兖州,禁与其党俱诣为都伯。”《通典·兵二》引曹操《步战令》: “伍中有不进者,伍长杀之。伍长有不进者,什长杀之。什长有不进者,都伯杀之。”②行刑小吏名。《资治

  • 乌鲁木齐都统、副都统

    官名。清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设置乌鲁木齐都统及副都统,掌乌鲁木齐的军政,并在吐鲁番、巴里坤、古城及库尔喀喇乌苏(今乌苏县)各设领队大臣一人。所属各有协领、佐领、防御、骁骑校等官,分别管理各城

  • 山东部员外郎

    官名。明初户部、刑部所属山东部分置,各一人,从五品。参见“山东部”。

  • 门局郎

    官名。五代后梁太祖开平元年 (907)改门下省城门郎置,后唐庄宗同光元年 (923) 复为城门郎。参见“城门郎”。

  • 左右庶侍下士

    官名。北魏永熙三年(公元534年)始置勋府庶子,厢别六百人,掌宿卫。北周因其制置左右庶侍下士,正一命,属天官府左右宗伯中大夫。其职掌据《隋书·礼仪志》所载为“掌非皇帝所御门閤之禁。并服金涂甲,左执獬豸

  • 诏诰局

    官署名。南朝陈置,掌撰诏诰。《隋书·百官上》: “其有特发诏授官者,即宣付诏诰局,作诏章草奏闻。”

  • 大僚

    周朝称朝廷重臣。《尚书·周书·多方》:“有服在大僚。”孔安国传: “有所服行在大官。”大官。《尚书·周书·多方》:“迪简在王庭,尚尔事,有服在大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