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方略馆

方略馆

官署名。清朝军机处所属之机构。掌修方略。初为特开之馆,乾隆十四年 (1749) ,以金川奏凯,获准开馆,以后遂为常开之馆。馆在隆宗门外咸安宫之左。设总裁无定员,以军机大臣兼充。下有提调,满、汉各二人; 收掌,满、汉各二人; 纂修,满三人、汉六人; 其中除由翰林院咨送一名汉纂修外,其余由军机章京兼充。又有校对、供事等人员,无定额,于内阁中书、六部司员内传取。除纂修各种方略、纪略外,还负责纂修奉旨交辑的其他书籍。军机处之档案全部存储于本馆大库。军机处的录副奏折也多由本馆抄录。


清代军机处直辖机构。初非常设,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为纂修《三逆方略》始设方略馆,书成即撤销。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军机大臣张廷玉等奏请纂修《平定金川方略》,批准之后,重开方略馆,书成后并未撤销,遂为常设。凡镇压农民革命、征服少数民族用兵结束后,就将事件中官员的一些报告和皇帝的指示等有关材料纂修成书,记其始末,定名为“方略”或“纪略”,多为夸耀武功与宣扬统治政令。方略馆除纂修上述“方略”、“纪略”外,也编纂皇帝特命纂辑的其他书籍,如《大清一统志》、《西域图志》、《明纪纲目》、《明史本纪》等。方略馆设总裁为主官,由军机大臣兼任,下设提调满、汉各二人,收掌满、汉各二人,纂修满三人、汉六人。除汉纂修一人由翰林院咨送补充外,其余均由军机章京兼充。另设译汉官、校对、供事等,均无定额,分别由吏部、内阁及翰林院、詹事府等衙门调任。方略馆与军机处的关系甚为密切,方略馆纂修方略等书,以军机处档案为基本材料,军机处全部档案均存方略馆库中,方略馆对军机事务也协助办理;军机处档案中的录副奏折,绝大部分由方略馆供事抄录。

猜你喜欢

  • 中部令

    官名。北魏置。《魏书·裴骏传》: “高祖嘉之,征(张掖子都大将裴修)为中部令。”

  • 殿中左监

    官名。十六国后燕置,冯跋曾任之。

  • 殿中太医都尉

    医官名。晋朝置。银印青绶。与“太医都尉”有别。参见“殿中太医”。

  • 匦使

    官名。理匦使和知匦使省称。

  • 互市监副监

    官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置为四方使者署互市监次官,一人。

  • 画室

    1、宫中绘有彩画的厅堂。《汉书·霍光传》:“明旦,光闻之,止画室中不入。”画室,近臣入见天子前停留歇息之室。因绘有彩画,故称画室。2、画室署的省称。《后汉书·百官三》:“黄门署长、画室署长、玉堂署长各

  • 同详议官

    官名。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置,为礼制局属官,掌讨论宫室、车服、器用、冠婚、丧祭制度沿革。宣和二年(1120)罢。

  • 世子福晋

    见“福晋”。

  • 道侔伊吕科

    科举制科之一。唐代设置,属吏治类科目。先天元年(公元712年)诏举,张九龄及第。

  • 并省尚书右仆射

    官名。北齐置。佐并省尚书令及左仆射管理并州尚书省事务。地位略低于京师尚书右仆射。其职掌与“尚书右仆射”略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