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古代官职>

① 周朝军制。五百人为一旅。以旅帅为长官。《诗经·大雅·皇矣》: “爰整其旅”。《周礼·夏官·序官》: “五百人为旅,旅帅皆下大夫。”②《周礼》官名。一说为周朝置。处理一般政务的属吏。下士爵。《周礼·秋官·司寇》: “旅,下士三十有二人。”


(1)军队的代称。如夏少康居于有虞氏部落时,有田一成,有众一旅。卜辞说:“辛已卜,贞, 登妇好三千,登旅万,呼伐□。”(《库》三一○)所谓“登旅万”,指征集军队万人,与“登妇好三千”(征集的妇好所领的三千士兵)相对而言。《左传·成公十六年》有“惠公不振旅”之语。可见自夏代至春秋,旅均可用作军队的通称。(2)军队编制单位。殷墟《小屯南地甲骨》第二三五○片与二○六四片分别有“右旅”与“左旅”的记载,应是商代军队的编制单位, 其时代可能与“”作为军队编制的时间相近。编制情况不详, 可能是左右大行的代称。春秋时齐国以五旅组为军,每军一万人。太平天国与北洋政府时期以旅为师以下一级的军队编制单位。国民党政府沿置,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规定,每军辖两个师,每师辖两个旅。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又明令全国军队废除旅一级,由师直辖三个团。

猜你喜欢

  • 文学博士

    官名。明朝建文 (1399—1402) 时改原翰林侍读学士、侍讲学士而置。成祖即位,复称侍读、侍讲学士。

  • ①主管。《尚书·周书·泰誓》: “亦职有利焉”。蔡沈集传: “职,主也。”②职务、官职。《尚书·周书·周官》: “六卿分职。”《周礼·天官·序官》: “设官分职”。③宋朝任官制度。宋朝任官有官、职、差

  • 五王

    指唐代张东之、敬晖、崔玄暐、袁恕己、桓彦范五郡王。他们五人,发动政变,推翻武后,重立中宗为帝,复国号曰唐,因功封为郡王,号称五王。

  • 尚书右司员外郎

    官名。唐朝武则天永昌元年(689)置,员一人,从六品。中宗神龙元年 (705) 省,二年又置。协助郎中处理都司政务。北宋前期,用为文臣寄禄官,六品。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复为职事官,

  • 船匠长

    海军同等官。北洋政府设置,其军阶为少尉,副职称副船匠长,军衔为准尉。

  • 外帘

    即“外帘官”。

  • 教诲师

    监狱职员名。清末始置于京师习艺所,掌以语言教诫犯人,导化平民。北洋政府沿设于新监狱,承典狱长之命,负责对犯人进行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工作,并充任监狱的教务所所长,国民党政府监狱沿置。

  • 山东清吏司

    官署名。简称山东司。① 明清户部诸司之一。掌理山东省钱粮收支数目。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改山东部置。设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分置民科、度支科、金科、仓科等四科治事。兼掌在京锦衣等三卫及辽东都司之

  • 长贰

    诸官署正副长官的通称。

  • 内宠

    ①得到君王宠幸的内官。《左传·僖公十七年》: “易牙入,与寺人貂因内宠以杀群吏。”杜预注:“内宠,内官之有权宠者。”②指宠幸的姬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