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明经科

明经科

科举常科科目之一。汉代至南北朝明经为察举的科目之一。隋亦以明经举士,如韦云起开皇中举明经,授符玺直长,孔颖达大业初举明经,授河内郡博士。唐以明经为科举的常科,明经科中又析为五经、三经、学究一经、三礼、三传等。唐代把《礼记》、《春秋左传》作为大经,《诗经》、《周礼》、《仪礼》作为中经,《易经》、《尚书》、《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作为小经,而《孝经》与《论语》则是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均须熟习。凡通三经以上者为明经,其要求低于秀才而高于进士。明经考试,先帖经然后口试(经问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分为甲乙丙丁四等录取。但自武德以后明经惟有丁第。宋于嘉祐三年(公元1058年)设明经科(内分九经、五经、三礼、三传、开宝通礼等科),考试时在大经、中经、小经中每经考墨义、大义并贴小经,考时务策。殿试考大义,贴大经、中经和小经。出身与进士科相同。宋沿唐代风尚,崇尚文学,把帖经、墨义看作是记诵之学,故明经科很不受重视。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罢废。金元明清诸代,惟以经义作为考试进士的一个内容, 而无明经之科。

猜你喜欢

  • 司度

    官署名。即户部度支司,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度支。

  • 春卿

    ① 礼部长官别称。因《周礼》以春官宗伯掌礼,故名。参见“春官”。②南朝梁太常、宗正、司农三卿的合称。③ 明初四辅官之一,即“春官”。参见“四辅”。1、指礼部长官。因周朝掌礼的宗伯为春官,所以后世称礼部

  • 敌烈麻都司

    官署名。辽朝置。北面官,掌礼仪等事。官署名。辽置,属北面朝官,掌礼仪。设敌烈麻都、总知朝廷礼仪、总礼仪事等官。

  • 比部承务郎

    官名。隋文帝置比部员外郎,为侍郎的副职。炀帝改诸司侍郎为郎,废员外郎,增郎的员额为二人,后又减为一人,另置承务郎一人,掌同员外郎。唐武德初沿置,三年(公元620年)改为比部员外郎,见该条。

  • 今上

    谓在位的皇帝。《史记·秦本纪》有“今上以重法绳之”之语。清梁章钜《称谓录》说:“今上”之称始此。

  • 左翊四开府

    ①官署名。隋朝左、右卫所统左翊四开府府(骠骑府)。② 官名。隋朝左、右卫所统左翊四开府(骠骑府)长官。同“左翊二开府”。

  • 旛幢司

    官署名。清朝銮仪卫中所下设机构。顺治十一年(1654)置,掌帝、后仪仗所用旛幢、仗马等。设掌印云麾使、掌司事治仪正各一人,共掌司事。

  • 太子司马督

    官名。汉末曹操设。三国魏六品,晋沿置。掌东宫宿卫。官名,汉朝末年曹操置,六品,掌东宫宿卫。晋沿置。

  • 贵官

    指皇帝、国君。王僧虔《技录》:“短歌行·仰瞻》一曲,魏氏遗令,使节朔奏乐。魏文(帝)制此辟,自抚筝和歌。歌者云:贵官弹筝。贵官,即魏文(帝)也。”

  • 江浙行省

    即“江浙等处行中书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