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昭仪

昭仪

内官名。皇帝嫔妃。西汉元帝始置,位视宰相,仅次皇后,爵比诸侯王。东汉唯皇后行册封礼时权置。东汉末曹操置为内官第二等,三国魏沿置,位淑媛下,爵比县侯。十六国后赵置一人,位比上公;北燕、后燕亦置。南朝宋孝武帝孝建三年(456)又置,明帝泰始三年(467)列为九嫔; 梁、陈复置为九嫔之一。唐朝置为九嫔之首,一人,正二品。宋朝为内命妇之一,位婉仪、婉容下,昭容、昭媛上,正二品。金朝亦为九嫔之首,正二品。明朝间置,永乐(1403—1424)中李氏曾为之,嘉靖(1522—1566)后定九嫔,遂罢此号。


女官名,也是皇帝的妃子。西汉元帝始置。《汉书·外戚传》:“元帝加昭仪之号,凡十四等云。昭仪位视丞相,爵比诸侯王。”东汉省,三国魏置,位在王后、夫人之下。《三国志·魏书·后妃传》:“太祖建国,始命王后,其下五等:有夫人,有昭仪,有倢伃,有容华,有美人。文帝增贵嫔、淑嫒、修容、顺成、良人。明帝增淑妃、昭华、修仪,除顺成官。太和中始復命夫人,登其位于淑妃之上。自夫人以下爵凡十二等:贵嫔、夫人,位次皇后,爵无所视,淑妃位视相同,爵比诸侯王;淑嫒位视御史大夫,爵比县公;昭仪比县侯,昭华比乡侯;修容比亭侯。”其后,历代多沿置。北魏有左右昭仪,见《魏书·皇后列传》;唐朝昭仪为九嫔之一,正二品,见《旧唐书·后妃传》;明朝也置昭仪,见《明会要·帝系·妃嫔》。

猜你喜欢

  • 出使美国大臣

    官名。清朝光绪元年(1875)设驻美国、日斯巴尼亚(西班牙)、秘鲁国大臣一人,副使一人,正二品。二十九年,不兼日斯巴尼亚,改兼墨西哥。三十三年,又兼古巴,为出使美、秘、墨、古四国大臣。辖二等、三等参赞

  • 左右虞候率

    东宫武官名。隋左右虞候府的主官为左右虞候,炀帝改为左右虞候率,各置二人。唐龙朔中改为左右清道率。

  • 投供验到

    清朝吏部之铨选制度。凡赴吏部候选、候补之官员,均需取具本旗都统、本籍或原任省分督抚咨文。汉京官郎中以下,外官道以下需取具同乡六品以上京官印结,到部投供验到。供,指本人亲书之履历。到部之员,均令书写履历

  • 奚官局令丞

    官名。隋于内侍省置奚官局,设令二人,丞二人。炀帝改内侍省为长秋监,改奚官局为奚官署,参用士人。唐复为奚官局,属内侍省,掌奚隶工役、宫官品命与宫人疾病治疗与丧葬之事。设令二人,正八品下;丞二人,正九品下

  • 冬官

    ① 官署名。(1)西魏、北周冬官府简称。(2)唐武则天光宅元年(684)至中宗神龙元年(705)工部之改名。后代即沿用以称工部或其首长。(3)太平天国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以天、地、春、夏、秋、

  • 北外都水丞

    官名。宋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置,员一人,隶都水监,掌北外都水丞司之事。哲宗元祐五年 (1090),定三年为一任。元符三年 (1100)罢,其事归漕臣。徽宗重和元年 (1118) 复置

  • 东宫常侍

    官名。南朝梁武帝天监(502—519)初置,由散骑常侍担任。

  • 吏人

    1、官吏。《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建初元年,地震,苍上便宜,其事留中,帝报书曰:丙寅所上便宜三事,朕亲自览读,反复数周,心开目明,旷然发矇。间吏人奏事,亦有此言。”2、官吏和百姓。《后汉书·何敞传

  • 混堂司

    官署名。明朝宦官二十四衙门之一。置掌印太监一员,佥书、监工数员。掌宫中沐浴。官署名,明设此官署,为明代二十四衙门之一,掌沐浴之事。《明史·职官三·四司》:“混堂司,掌印太监一员,佥书、监工无定员,掌沐

  • 官名。突厥别部典兵者。《新唐书·太宗诸子常山王承乾传》:“又好突厥言及所服”,“曰:‘使我有天下,将数万骑到金城,然后解发,委身思摩,当一设,顾不快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