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语官名。汉译为“散秩大臣”。
即“法依旦达”。
官名。元置,秩正三品,员额二人,为太医院的副长官。
官名。清末置,为典礼院的长官。见“典礼院”。
县分职诸曹之一。隋代县有士曹,置士曹倥,至唐改称“司士佐”,参见该条。
清朝吏部之铨选制度。即通过考试对翰、詹官员进行考核以定升降之方法。始于乾隆二年(1737)。凡翰林院侍读学士以下至编修、检讨,詹事府少詹事以下至中允、赞善,每十年左右由皇帝特旨考试,并由皇帝亲自出题,
匈奴官号统称。即左、右温禺鞮王,左、右日逐王,左、右渐将王,统称六角。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天官府太府中大夫属官,掌左府库中所藏器物,下设左府中士以佐其职。正三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
即“翰林学士承旨”。
官名。北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置,以小使臣充任。参见“巡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