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朝请

朝请

①汉朝诸侯王列侯春秋两季朝见皇帝的制度。春曰朝,秋曰请。文帝时,吴王濞曾诈病不朝请二十余年。外戚定期朝见皇帝和太后,也称朝请。景帝时,窦太后除窦婴门籍,不得入朝请,这是一种惩处。后代如晋朝等沿袭此制。亦泛指朝见、朝觐。宋朝规定,常参官每日上朝参见皇帝,六参官每五日一上朝参见皇帝,称为“朝觐”。②官名。汉代公卿高官年高德劭者,以列侯就第,特进奉朝请,因以为官名。魏晋南北朝沿置,或省称“朝请”③散官号。隋唐以来有“朝请大夫”、“朝请郎”等。


官名。即奉朝请。古代诸侯春季朝见天子叫“”,秋季朝见天子叫“请”。东汉罢省,三公、外戚、皇室、诸侯等老臣多以“奉朝请”的名义参加朝会。晋朝奉车都尉、驸马都尉、骑都尉为奉朝请。南朝为安置闲散官员,才成为正式官名。隋朝罢奉朝请,另置朝请郎、朝请大夫,作为文散官官号。历代相沿,直到元朝才废朝请郎,清朝废朝请大夫。唐朝的朝请大夫为从五品上,见《新唐书·百官一·吏部·吏部郎中》。

猜你喜欢

  • 布政使司经历

    官名。清朝沿用明朝官制,在布政使官署中设经历官一人,掌管出纳文书等事,实为官署内部的事务长,类似后代的“办公室主任”,为从六品。见《历代职官简释·布政使司经历》、参看《明文·职官四·承宣布政使司》。官

  • 园陵署

    官署名。金朝属太常寺。主管帝后墓地。设令、丞领署事。初由宛平县令、丞兼园陵署令、丞。宣宗贞祐二年(1214)园陵迁大兴县境,遂以大兴县令、丞兼领署事。官署名,金朝置,掌园陵。其官有令、丞,由宛平县令、

  • 给黄门郎

    官名,为给事黄门侍郎的省称。秦和西汉有给事黄门,到东汉与黄门侍郎合为一职,称给事黄门侍郎,也简称给黄门郎或黄门侍郎。掌侍从左右,给事中,关通中外。诸王朝见于殿上引王就坐。车驾出,给黄门郎兼受事。见《汉

  • 学士承旨

    官名。即翰林学士承旨。官名。宋代翰林学士院,置翰林学士承旨,为该院长官,掌制诏令撰述。见《宋史·翰林学士院》。明初置学士承旨,正三品,为翰林院官。见《明史·职官二·翰林院·吴元年》。

  • 朱衣直阁

    “朱衣直阁将军”的省称。武官名。北齐置,为左右卫府的直阁属官,秩从四品下,掌警卫宫廷。

  • 仪制清吏司郎中

    官名。简称“仪制司郎中”。明清礼部仪制清吏司之主官。掌司事。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改仪部郎中设,一人。南京礼部仪制清吏司亦设一人,皆正五品。清顺治元年(1644)沿设,汉郎中一人。七年(1650)

  • 纸工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冬官府司卉下大夫纸工中士佐官,正一命。

  • 度牒库

    官署名。宋朝礼部所属机构,掌印造、保管度牒。

  • 屯骑尉

    官名。隋文帝开皇六年(586) 置为从六品散官,番直出使监检。炀帝大业三年(607) 罢。武散官名。隋开皇中置,秩正六品下。

  • 金部郎官

    金部郎中、员外郎通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