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炭使
使职名。唐玄宗天宝五载(746)始以侍御史杨钊充任,掌京师百司炭薪供给。代宗永泰元年(765)以后常以京兆尹兼,代宗大历五年(770)停,德宗贞元十一年(795)又以户部侍郎裴延龄充京西木炭采造使,次年复停。
官名。唐天宝五载(公元746年)始置,以侍御史杨国忠充任,掌两京木炭采造之事。永泰元年(公元765年)以京兆尹黎斡充木炭使,自此京兆尹常带木炭使之号,大历中停。贞元十一年(公元795年)以户部侍郎裴延龄充任京西木炭采造使,次年停。
使职名。唐玄宗天宝五载(746)始以侍御史杨钊充任,掌京师百司炭薪供给。代宗永泰元年(765)以后常以京兆尹兼,代宗大历五年(770)停,德宗贞元十一年(795)又以户部侍郎裴延龄充京西木炭采造使,次年复停。
官名。唐天宝五载(公元746年)始置,以侍御史杨国忠充任,掌两京木炭采造之事。永泰元年(公元765年)以京兆尹黎斡充木炭使,自此京兆尹常带木炭使之号,大历中停。贞元十一年(公元795年)以户部侍郎裴延龄充任京西木炭采造使,次年停。
赴官任职。《商君书·定公》:“天子则各主法令之,皆降受命,发官。”
官署名。辽朝置,总领东京军民政事。
官名。清朝侍卫处之职官,顺治元年(1644)设,由宗室侍卫中遴选。初无定员,乾隆三十六年(1771)定员九人。掌理宗室侍卫事务。
官名。北魏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五品中。参见“崇虚局”。
非常国会选出的国家元首。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四月七日非常国会通过《中华民国政府组织大纲》七条,十日选举孙中山为非常大总统,五月五日就职。依照《组织大纲》规定,采取总统制原则,非常大总统总揽政务,
散阶称号。金始置为武散官,以授正六品武官。元朝沿置,改武官正五品,宣授。明朝为武官正五品,升授。官名。金、元、明皆置。金代武阶官制,正六品上授武节将军,为散官。见《金史·百官一·武散官》。元代武节将军
官府文书名。凡颁降御笔或圣旨,直接交付有关官府执行,称“中旨”。
官名。汉末州牧始仿将军府置,冀州牧韩馥以耿武为长史,见《三国志·魏书·袁绍传》。东晋至南北朝,州的佐属有军府佐属与州佐属两系,长史为军府佐属的上纲,别驾为州吏的上佐。北周时两系佐属已趋于混合,长史与别
郡分职诸曹之一。汉置。《五行大义》引《洪范五行传》说:“时曹共政教。”汉人重阴阳五行之说,重视时节,认为违时节会导致政教失和,于是在郡国有时曹之设,主管时节祠祀之事。然碑传不见有时曹掾、史,可能是户曹
爵名。北齐置。专授被征服政权的统治者。从五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