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校书

校书

官名。①唐朝中书省集贤院置,四人,正九品下,掌校理典籍、刊正错谬。宋属崇文院,神宗熙宁二年(1069)置,掌校勘书籍,备顾问。任期三年,或除馆职或升擢资任。元丰(1078—1085)改制废,②隋朝太子司经局置,员六人,从九品上。唐朝沿置,四人,正九品下,掌校刊经史。明朝为太子官属,隶詹事府司经局,秩正九品,掌校勘书籍之事。


官名。1、掌校对书籍。前汉蘭台,后汉东观,都是藏书的地方,有校书的任务,如以郎官担任,则称校书郎,如以郎中担任,则称校书郎中。到三国魏始置官,称秘书校书郎。晋和南朝无闻。北魏有正式职官集书校书郎、秘书校书郎。见《魏书·官氏志》。北齐秘书省置校书郎十二人,著作省置校书郎二人。见《隋书·百官中·秘书省》。隋朝秘书省置校书郎十二人,著作曹置秘书郎二人。见《隋书·百官下·秘书省》。唐代秘书省置校书郎十人,正九品上;著作局置校书郎二人,正九品上。见《新唐书·百官二·秘书省》。宋沿唐制,秘书省置校书郎四人。见《宋史·职官四·秘书省》。辽代秘书监有校书郎。见《辽史·百官志三·秘书省》。金代秘书监设校书郎一人,从七品,专掌校勘在监文籍。见《金史·百官二·秘书监》。元代秘书监署校书郎二人,正八品。见《元史·百官六·秘书监》。明废。参看《通典·职官八》、《续通典·职官八·秘书监》、《太平御览·职官》。

2、文学作品中的“校书”,不一定是指校书官,有时指妓女。《云溪友议》说:“薛涛,成都乐妓也,韦南康宠之,赠诗云: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下闭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因此,后人也称妓女为“校书”。

猜你喜欢

  • 荆湖行院

    即“荆湖等路行枢密院”。

  • 祝策

    周朝祭祀时由史官宣读的祝祷文告。《尚书·周书·洛诰》: “王命作册逸祝策。”

  • 镇副将

    官名。北魏置,镇的副长官,佐镇将掌镇务。重要之镇置都副将,职掌同,而品秩在其上。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职员令及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时皆未载其品秩。官名。北魏置,《历代职官简释》:“北魏沿北边置六镇,其

  • 热河、察哈尔、绥远财政厅

    官署名。北洋政府设置,隶属于财政部。各置厅长一人,由大总统简任,管理各该区域财政,监督所属职员及兼管征收的各县知事。厅内分设总务、征榷、制用三科。

  • 卜儿赤

    即“博尔赤”。官名,这是蒙元官名的音译,也译卜尔赤、博儿赤、博尔赤、保儿赤、保兀儿赤,汉又为“司膳”、“厨师”、“掌管伙食”。元朝置,掌宫廷烹饪宴饮等。

  • 国论右勃极烈

    见“国论左勃极烈”。

  • 上计掾

    官名。东汉、三国、南朝宋、齐及十六国前燕等均置,为县(道)郡国派赴上级机关或京师呈递计簿的属吏。亦称上计掾史。官名,汉置,也简称计掾,掌从主计吏到京师汇报。详“上计吏”条。

  • 居室令

    官名。西汉属少府,主居室狱,有丞。武帝太初元年 (前104) 更名保宫令。东汉省。官名,汉置,为少府属官,主居室,掌拘禁犯人。有丞。参看“居室”条。

  • 武显郎

    官名。北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重定武臣官名,改左藏库副使、东西作坊副使置,为从七品武阶官,属大使臣。官名。宋置,武职八阶,旧为诸司副使。见《宋史·职官九·武阶》,参看“武功郎”条。

  • 吏部郎中

    官名。① 魏晋南北朝与吏部郎互称,为尚书省吏部曹长官。参见“吏部郎”。②吏部头司吏部司长官。唐高祖武德三年 (620) 改选部郎置,员二人。一掌考定核实文官资历档案班秩阶品告身,一掌选补流外官。高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