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校书

校书

官名。①唐朝中书省集贤院置,四人,正九品下,掌校理典籍、刊正错谬。宋属崇文院,神宗熙宁二年(1069)置,掌校勘书籍,备顾问。任期三年,或除馆职或升擢资任。元丰(1078—1085)改制废,②隋朝太子司经局置,员六人,从九品上。唐朝沿置,四人,正九品下,掌校刊经史。明朝为太子官属,隶詹事府司经局,秩正九品,掌校勘书籍之事。


官名。1、掌校对书籍。前汉蘭台,后汉东观,都是藏书的地方,有校书的任务,如以郎官担任,则称校书郎,如以郎中担任,则称校书郎中。到三国魏始置官,称秘书校书郎。晋和南朝无闻。北魏有正式职官集书校书郎、秘书校书郎。见《魏书·官氏志》。北齐秘书省置校书郎十二人,著作省置校书郎二人。见《隋书·百官中·秘书省》。隋朝秘书省置校书郎十二人,著作曹置秘书郎二人。见《隋书·百官下·秘书省》。唐代秘书省置校书郎十人,正九品上;著作局置校书郎二人,正九品上。见《新唐书·百官二·秘书省》。宋沿唐制,秘书省置校书郎四人。见《宋史·职官四·秘书省》。辽代秘书监有校书郎。见《辽史·百官志三·秘书省》。金代秘书监设校书郎一人,从七品,专掌校勘在监文籍。见《金史·百官二·秘书监》。元代秘书监署校书郎二人,正八品。见《元史·百官六·秘书监》。明废。参看《通典·职官八》、《续通典·职官八·秘书监》、《太平御览·职官》。

2、文学作品中的“校书”,不一定是指校书官,有时指妓女。《云溪友议》说:“薛涛,成都乐妓也,韦南康宠之,赠诗云: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下闭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因此,后人也称妓女为“校书”。

猜你喜欢

  • 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员选拔制度。起源于东汉时代按品级评定人物的做法。班固在《汉书·古今人表》中把人物分为从上上到下下九等,将其所举的古今人物,分别填入这九等表中。东汉时选拔官员实行乡闾评议,其时清议名士的

  • 定本

    见“定琫”。

  • 大厩丞

    为大厩的副二长官,助令掌大厩之马,属太仆。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参看“大厩令”条。

  • 属官

    即下属官员、部下、属下。《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奉常)属官有太乐、太祝、太宰、太史、太卜、太医六令丞。”“(卫尉)属官有公车司马、卫士、旅贲三令丞。”“(太仆)属官有大厩、未央、家马三令,各五丞一

  • 同签某京留守事

    官名。辽置,为留守的佐官,地位在副留守、知留守事、同知留守事之下。太平六年(公元1026年)萧滴冽曾任同签南京留守事。参见“留守司”。

  • 州纲

    南朝州府高级僚属别称。亦称“纲纪”。

  • 五威左关将军

    将军名号。新莽始建国元年(后9)置。《汉书·王莽传》: “命掌威侯王夺曰: ‘肴黾之险,东当郑卫。女作五威左关将军,函谷批难,掌威于左’。”将军名号,王莽置,为四关将军之一,掌守左关,东挡郑卫。《汉书

  • 大驭

    ①《周礼》官名。夏官司马的属官。中大夫爵。一说为周朝置。掌王车玉路的驾御。②官署名。西魏、北周置。属夏官府。以大驭中大夫为长官,下役小驭下大夫,辖戎驭下大夫,斋驭下大夫、道驭上士、田驭上士、衔枚中士等

  • 外帘

    即“外帘官”。

  • 秉忠将军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196—220)末刘备置。《三国志·孙乾传》:“先主定盖州,乾自从事中郎为秉忠将军。”杂号将军名,东汉末年刘备置,掌征伐或驻守。《三国志·蜀书·孙乾传》:“先主定益州,乾自从事中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