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校太子宾客
官名。宋有此加官,散官无职事;而地位高于正职。见《宋史·职官九·检校官》。
官名。宋有此加官,散官无职事;而地位高于正职。见《宋史·职官九·检校官》。
官名。即御史中丞,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 (670)复名御史中丞。官名。唐置,见“宪台”
渤海国十卫之一,相当于唐朝的十六卫,置大将军一人、将军一人。
官署名。清置,为军机处前身,掌军政机要。见《清史稿·职官一·军机处》。参看“军机处”条。
官名。唐朝后期置,东都留守属官,魏弘章曾任之。
官名。属太乐,掌音律。《晋书· 律历志上》: 晋武帝泰始十年 (274) ,“中书监荀勖、中书令张华出御府铜竹律二十五具,部太乐郎刘秀等校试”。
宫中绘有彩画的堂室,也称画室。《汉书·成帝纪》:“孝成皇帝,元帝太子也。母曰王皇后,元帝在太子宫生甲观画堂。”参看“画室”条。
见“使院牙职”。
侍卫武官名。东汉隶光禄勋所属虎贲中郎将,左、右各一员,秩六百石。主应值宿卫之虎贲郎,朝会时在殿中侍卫。魏、晋亦置。官名,东汉置,属虎贲中郎将,墨绶铜印,掌虎贲值班,朝会在殿中。《后汉书·百官志二·虎贲
官名。明代置于州县,掌税收之事。参见“税课司大使”。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地官府民部中大夫属官,每畿置一员,掌本畿行政事务,下设畿正上士、畿正中士以佐其职。正四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