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署名。北魏置。《魏书·恩幸传》: “(王袭)年十四,以父任擢为中散,仍总中部。”设中部令、中部大夫、中部给事中等官。一说即“殿中曹”之异称。
官制用语。即官吏的任职资历。唐制,文武职事官、文武散官、卫官、勋官皆视为官资。如见任职事官、前资官、常选官属上资,文武散官、卫官、勋官五品以上属次资,五品以上子孙,上柱国、柱国子及六品以下勋官属下资,
见“崇文门监督”。
百官。《牧簋铭》:“牧,昔先王既命汝作司土”,“今汝辟百寮”。
宫官名。南朝宋太宗定后宫百官时置。职准祠部尚书,四品。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属翼王府,员额二人,官阶为职同总制。参见“典柴”。
官名。唐朝中书省集贤殿书院置,五品以上为之,以质史籍疑义。
科举制举之一。唐代设置,属不遇类科目。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诏举,吴巩及第。
即“甲喇”。
官名。①武臣。《诗经·周颂·臣工》:“嗟嗟保介,维莫之春。”郑玄笺:”保介,车右也”,“介,甲也。车右勇力之士,被甲执兵也。”②农官之副。《吕氏春秋·孟春》:“天子新载耒措之, 参于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