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武义大夫

武义大夫

阶官名。北宋徽宗政和二年 (1112) 重定武臣官名,改西京作坊使,东、西染院使,礼宾使置,为正七品武阶官,属大使臣。清朝乾隆二十年(1755) 改昭勇将军而置,为武职中属绿营者正三品之封赠。三十二年,属八旗者正三品亦封此。五十一年,改为武义都尉。


官名。宋置,为武职八阶,在诸司任官为正使。见《宋史·职官九·武阶》、“武功大夫”条。

猜你喜欢

  • 尉官

    陆海空军官佐等级中的初等。北洋政府始置,分为上尉、中尉、少尉三级,以下还有准尉一级。国民党政府沿置。

  • 四川茶盐都转运司

    官署名。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始置,设都转运使、同知、副使、判官等员,掌四川茶、盐事务。十年罢。

  • 执法右刺奸

    官名,掌执法纠察。详“执法刺奸”条。

  • 吐蕃宣慰司

    又作土番宣慰司,即“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

  • 各路织染提举司

    元代工部所属机构。设于各路,如晋宁路织染提举司,冀宁路织染提举司,南宫、中山织染提举司;有的称为“局”,如思州织染局,东圣州织染局;有的局以创始人为名,如中山刘元帅局,深州赵良局。分别掌管各地织染事务

  • 治朝

    参见“内朝”。

  • 录后台文书事

    官名,三国魏置,在皇帝出行时,尚书台部分人员随车驾外出,而留下来主持尚书台日常工作的,称录后台文书事,多以大将军兼任。参看“尚书”、“录行尚书事”条。

  • 藩臣

    指藩王、属国之王或节度使。《史记·五宗世家》:“中山王徒日淫,不佐天子拊循百姓,何以称为藩臣?”《汉书·南粤》:“陆贾至,南粤王恐,乃顿首谢,愿奉明诏,长为藩臣,奉贡职。”《新唐书·兵志》:“昭宗以藩

  • 三班差使

    官名。北宋置,为无品武阶官,位在三班借职下、三班借差上。徽宗政和二年 (1112) 重定武臣官名,改进武校尉。武臣本官阶。宋初置,为三班院差使的简称,为无品级小使臣之一。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易以

  • 长德

    官名。北魏道武帝天兴三年(400)置,职比中散大夫,无常员。后罢。